對「半職」模式的反思

Tiger Lam

Tiger Lam

2025年9月11日

Photo by Austin Distel on Unsplash
Photo by Austin Distel on Unsplash

筆者自年初由全職轉為半職之後,這半年多以來,親歷半職模式的好處及限制,也看見最近的求職網站,有不少公司都招聘半職,因此激發筆者嘗試從自身經歷結合多角度思考,去評估半職模式的優勢及短版。

半職的收入穩固但薪金不高

一般替工及兼職,返工的日數是取決於公司的需要。公司需要人手時,返工的日數可以跟全職無異;公司不需要人手時,可以近乎不用返工。因此,替工及兼職的薪金是相當不穩定,特別現在香港的經濟不景氣,這種情況會更甚。

至於半職,由於每個月是設定了標準的返工日數,不會因公司的需要而有所加減,收入是固定的。然而,一般公司只會招聘中下層職位的半職,對於中高管理層的職位,仍然只會招聘全職。現時的香港社會,一般中下層職位的月薪大約是一萬五至二萬,半職就是七千五至一萬。七千五至一萬的月入,除非沒有任何財政負擔,或家中另有更強大的經濟支柱,否則在香港社會是不足以維持全部生計。

因此,在選擇轉為半職前,要麼本身有豐厚的儲蓄,要麼在半職以外還有足夠的收入來源,否則以金錢換取自由的日子不會太長久,很快就要再次找尋工作了。

關於彈性時間需留意的細節

半職是否具有彈性的時間自由,關鍵在於公司下放多大的自主權給半職員工選擇返工日子。有些公司,規限了半職返工的日子及時段,例如逢星期一至五的上午或下午,或每週固定了返工的日子,如一三五或二四六的全日,這種返工模式的半職,較適合家庭主婦,但對於自由工作者而言,在時間上的限制其實與全職相差不遠。

另一些公司,是允許半職員工自由選擇返工日子及時段,只要滿足每月規定的返工日數就可以,這種返工模式,對於自由工作者而言自由度是最大的。然而,這種自由度也不是絕對的,每間公司總會固定有些日子是特別需要人手,總會期望半職員工儘可能選擇這些日子返工,例如零售業的公司,總會期望半職員工選擇星期六或星期日其中一日返工。另外,半職員工需要提前報更,一旦選擇了返工日子,除非遇到突發事情,否則不能隨便臨時改動。

還有,有些公司的半職員工,擁有全職員工一半的銀行假期及有薪年假,這樣的福利對於不時會外遊的自由工作者而言,當然更為吸引!

前景受限但幹得輕鬆的鐵飯碗

由於半職絕大多數是局限於中下層的職位,因此選擇半職的朋友,可說是自絕於職場升遷的階梯。然而,也正因為半職是「與世無爭」的位置,因此可以遠離權力鬥爭的漩渦,減少是非的干擾。而且,一般公司不會把最重大的責任交予半職員工,半職員工只需完成指定的工作量就可以,不會有太大的工作壓力。

另外,相較全職,半職被裁員的機會其實更小。一般公司招聘半職,是出於成本的考慮,因為如果用半職的時間已經能完成全職的工作量,公司就可以節省半份的月薪,何樂而不為?因此,半職在公司是性價比最高的位置,不會落入被裁員的優先名單,近乎鐵飯碗。

半職只是過渡階段

選擇半職,放棄半份薪水及升遷機會,付出這樣代價的人,大多是為了追求打工以外的夢想,追夢的人總希望有一天會圓夢,當擁有圓滿的時間自由及財務自由的一天,也就是告別半職的一天,能完全專注於夢想了。

© 本文由作者【Tiger Lam】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