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分享】倒戈的牆頭草,託付存疑,責任不該被撇清。

Ms Vlia

Ms Vlia

2025年8月31日

Cover image

無論是在職場上或生活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政治。
一般上,為了更好的生存下去,許多人都會率先盯上影響力最大的圈子或人物。只要融入了,意味著在群體的地位也會大幅提升。
但若該群體雖然表面光鮮亮麗,實則背後行為不符合正常社會倫理,在醜事被曝光後,倒戈的牆頭草,是否還值得託付?

真牆頭草還是假牆頭草?

我認為,在此之前,應該先判斷該牆頭草到底為真或假。
所謂的真牆頭草,就是一切風平浪靜之際,他們與道德倫理存疑的中心人物關係十分要好,哪怕知道了這些人的真實面目,仍然沒有半點隔閡。而假牆頭草,則是政治與生存需要,才被迫保持表面友好關係。

也就意味著,真牆頭草是知道這些人是存在道德倫理問題的,但是並不因此排斥,甚至繼續關係要好,成為利益共同體。
要知道,很多時候人類之所以站邊,目的就是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
既然選擇了站邊,若好處與利益自己拿完,發生事情就趕緊撇開關係,拍拍屁股要撤場,顯然是不合邏輯的——因為當你今天選擇了這個團隊,且在你知道團隊真面目的情況下仍然保持友好關係甚至從中繼續獲利,那麼也就意味著你在享受好處的同時,是需要承擔事發後的利益損失之風險。
換句話說,只要該牆頭草對於中心人物的倫理存疑之行為是知情的,且沒有因此有隔閡或有所保留,那麼倫理存疑之行為被揭穿之後,這些牆頭草實際上是擁有相對應的責任,而非可以隨意撇清關係。

但如果今天對方是假牆頭草,既對方其實並不贊同中心人物那些倫理存疑之行為,但為了群體或生存需要,仍然保持表面關係,那這種情況還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多一個朋友好過多一個敵人是人情世故。

事實上,真牆頭草與假牆頭草的界限十分微妙,畢竟真牆頭草可以在事發之後假裝自己是假牆頭草,以此來為自己獲取更多利益。
要判斷對方到底是真或假的牆頭草,需要判斷者通過不同的事件、場景、行為等線索,去推導出其連續性的行為與心理模式,才能得到最終結論。

換句話說,並非你今天只要跟著中心人物,就能保證自己萬無一失,也並非只要你足夠靈活或擅長耍手段,就能在事發的時候巧妙脫身。
只有那些在識別中心人物疑似存在倫理問題之後選擇保留與保持距離,只維持表面友好關係的假牆頭草,才能真的擺脫中心人物倫理問題之影響——因為他們早已在通過自己的行為告訴別人,自己是不贊同這些行為的,保持表面關係只是政治需要。
若自己也確實享受了實打實的好處,那麼就不該期待事發後毫髮無損的脫身。

而那些倒戈的真牆頭草,哪怕勉強保住了自己的飯碗與眾人對自己的質疑,其責任都不該隨意被撇清。
因為雖然他們未必有實質性的證據證明存在行為倫理之問題,但對方的贊同、默不作聲,甚至是出謀劃策、順著中心人物的情緒講下去,都在共同惡化其倫理存疑之行為。

因此,無論是在職場上或生活裡,選擇你的群體與同伴,是非常重要的。
真正要選的,是那些有底線、專業,且可靠的人。
倒戈的牆頭草,託付存疑,要先了解他們的行為與心理模式,才能下最終結論。
而真牆頭草,既然已共享群體好處,那麼當群體翻車之際,責任不該隨意被撇清。

創作於2025年8月31日下午5點15分
Photo by Arlington Research on Unsplash

© 本文由作者【Ms Vlia】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