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一直學習,卻停滯不前?可能忽略了「心流效率」

Kerwin Ho
2025年7月31日
有些人每天看書、上線上課程,甚至筆記滿滿,但奇怪的是半年過去了,表現並沒有太大突破,職場發展也停滯不前。
你是否也有這種疑問:
「我明明很努力學習,為什麼還是不見成效?」
問題可能並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忽略了一個極為關鍵的概念「心流效率」(Flow Efficiency)。
什麼是「心流效率」(Flow Efficiency)?
「心流」(Flow)是心理學家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所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一種完全投入、極度專注的正向心理狀態。在心流中,你會感覺時間飛快過去、自己與任務融為一體,效率高到驚人。
但我們能夠做的,不只是進入心流,而是心流效率(Flow Efficiency):
一種能在短時間內進入高效學習與產出的能力。
這不只關乎「做得多」,而是「做得對」、「進入得快」、「產出得好」。
學習與停滯的真相
1.你學的內容,與真正的問題無關
不少人努力學習,但學的內容與職場實戰的問題毫無對應。舉例:
- 明明想提升簡報力,卻在看大量時間管理的影片。
- 想升職當主管,卻沉迷於細節技巧而非策略思維。
這就像你渴望減肥,卻只不斷買新運動衣;看似努力,但對結果沒幫助。
2.過度學習 = 逃避行動
有些人不斷進修,其實是潛意識中的逃避。他們怕錯、怕失敗,於是找藉口:「我還沒準備好」。但真相是成長,永遠在「實踐中」發生,而不是「準備好後」。
3.你的「輸入」效率太低
現代人學習資源太多,反而造成資訊過載(Information Overload)。如果每一次閱讀都無法集中、缺乏深度思考,那學得再多也只是表面吸收,難以轉化為成果。
提升「心流效率」的核心策略
1.任務設計,挑戰剛剛好
研究發現,當任務的難度與你能力匹配,略有挑戰,但又不至於讓你感到壓力過大時,最容易進入心流。
你要做的不是一直學新東西,而是挑選能「推動你一小步」的任務。
2.創造儀式,快速進入專注
建立專屬的學習儀式,可以讓你更快進入心流狀態。例如:
- 固定時間+固定地點(早上咖啡廳、晚上家中書桌)
- 配對特定音樂(例如:純音樂)或關閉社交軟件
這些都是條件反射設計(Cue-Triggered Focus),幫助你節省進入狀態的時間。
3.縮短學習時間,但加強反思與應用
一位教練曾說:「不怕你學少,就怕你不反思。」
試試將每次學習控制在 25 分鐘內,結束後立即用 5 分鐘寫下:
- 我學了什麼?
- 有什麼能馬上應用在工作?
- 有哪些地方我還不懂?
這叫做學習後處理(Post-Learning Processing),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關鍵橋樑。
成功者的心流習慣
看看那些職場表現突出的「成長型」人才,他們並不是全天學習的書呆子,而是懂得節奏的人。
他們的學習節奏通常是:
- 精準設定學習目標(我為了解決哪個問題?)
- 善用心流時間區塊(例如早上9-11點專注寫作或策略)
- 每天反思+應用(用Notion或筆記本記錄)
有策略、有節奏的進修法,遠比「盲目刷課」來得有效,也更可持續。
你真正需要的,是「有效投入」而非「更多努力」
別再問自己「我是不是不夠努力」,而是問——
- 我是不是在正確的節奏裡學習?
- 我的時間是不是有意義地分配?
- 我的學習,是否有推動我更接近想要的目標?
當你開始設計自己的心流節奏,並把焦點從「學得多」轉移到「轉化多」,你會發現:
成長,不再是拼命堆疊知識,而是打磨出高效產出的節奏感。
「你今天學的內容,真的有改變你明天的選擇與表現嗎?」
Mirror Mind 提供專為管理者 / 團隊設計的時間管理與工作節奏的流程優化方案 / 顧問服務,結合職場真實挑戰、情境模擬與行動工具,協助團隊做得更精準。如機構想了解更多,歡迎向本院查詢。
了解更多:
Website: mirrormind.hk
LinkedIn: linkedin.com/in/kerwin-ho-trainer
Facebook: http://pili.app/pg/SoPeQVTZ
IG: instagram.com/mirrormindhk
關於我們:
Mirror Mind新世代學院,專為年青新一代 (New-Gen)提供培訓及教練輔導,旨在幫助年青人展現潛能,讓他們邁向職涯高峰。
© 本文由作者【Kerwin Ho】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