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有 Work-life Balance?第一步是年青時全程投入工作

半宅職薯
2025年7月22日
如果你是公司的管理層,你應該會發現今時今日員工都不再爭取升職,反而要管理層「求」員工升職的。今天半宅職薯就和大家討論這現象。
升職代表加辛?
我年少出來社會工作的時候,我的前輩告訴我:「當上司當然是辛苦,但無論如何也要爭取升職當上司。」當時年少的我,第一次知道原來當上司是比當下屬辛苦的。
今時今日,香港的打工仔已經清楚知道升職大致上等於加辛不加薪。美其名是以身作則,實際上是執手尾,甚至是哽下屬不肯哽的豬頭骨。下屬夠鐘便要走人,崇尚 Work-life Balance,而當上司的因為責任感更強,只好留下來超時工作。
地位越低越有選擇權;年資越淺越有勇氣反抗,似乎是今時今日香港職場的寫照。
成功的人都曾被工作吞噬生活
事實上,今時今日享有 Work-life Balance,可以自己掌握生活節奏的大概只有兩種人:年輕無負擔的員工,以及已經成功上了岸的高級職員。
問題是:哪一種人能夠笑到最後?
主張及時行樂的年青人,確實可以即時享受 Work-life Balance;而上進心強的年青人,生活卻被工作完全吞噬。
在二十多歲的年紀,大家依然覺得飲珍珠奶茶,吃快餐,搭港鐵很滿足。因為大家的生活方式依然近似學生時代,沒有甚麼比較,也沒有甚麼傷害。
於是,及時行樂那一批人,會傲視被工作吞噬那一批人,認為他們是社畜。
但青春不會長久,努力不會白費。也許奮鬥幾年之後當一個小小上司,仍然要執下屬的手尾。但若果奮發十多年,成為機構的中高層之後,環境便截然不同了。
那時候,當天追崇 Work-life Balance 的人,今天卻最沒有自由,也面臨自己在職場叫價能力無法增強的困境。
而當天全情投入工作的人,今天不但享有自己的辦公室,更可以在辦公時間來無蹤去無影,到咖啡店飲咖啡,外出開會之後提早回家。而又由於已經鍛鍊出紮實的策略思維,在職場的叫價能力與日俱增。
這一點一滴的分別,一小步一小步地演變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這是對年青人最壞的年代
無可否認,在今時今日的香港,一位年青人要是沒有父幹,沒有家庭承繼給他的人脈,要闖出一番事業,須要比有父幹的人付出多很多。
這也是對年青人最好的年代
但對年輕人來說,付出努力最無成本,浪費時間和工作機會卻是成本高昂。在有大批人追求即時行樂和躺平的時候,只要比別人付出更多努力,在缺乏對手的情況下要冒起頭來,其實也有相當成功機會。
結語
Work-life Balance 這概念,應該拉長一生人去看:年輕的時候全情投入工作,中年的時候獲得平衡,年長的時候以豐足資源享受人生,其實整體來說也依然是平衡。
最怕就是在有機會時不去努力,在失去機會時被迫努力,最後換來一生兜兜轉轉,營營役役,到領悟得到後想發奮再追,但卻為時已晚。
( 原文刊於 Topick )
By
半宅職薯
© 本文由作者【半宅職薯】創作刊登,原文刊登於半宅職薯研習所,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