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焦慮真相

nadnadlove 愛書.愛寫作.愛生活
2025年7月23日
《心事如麈》
你是焦慮的人嗎?即使你並非焦慮症患者,相信你應該曾有焦慮的經驗。
焦慮,有時猶如如影隨形,又會來如風,卻非去如影。焦慮來到後,往往滯留不走⋯⋯
早前的中學文憑試放榜,讓我憶起當年公開試放榜前的焦慮、忐忑不安。記得當年回校領取成績單前,我還特地相約同學吃一頓早餐以慰心靈,解解焦慮不安的心情。猶記得當我在接到成績單的一剎那,我的手不由自控地顫抖,那種從未試過的感覺,直到今天還歷歴在目、記憶猶新。
作為高敏感的人,我不時會感到焦慮。小時候,我會害怕面對全班同學演說,心忖老師別要點我的名字!
長大後,每當我需要作簡報或開會發言前,我總會焦慮不安,更會失眠,腦海中不停預演著即將到來的情境。
後來,我總結一下經驗,發現焦慮可能源於自信心不足,亦由於自己過份在意需要表現完美。我嘛,亦是典型的完美主義者,而完美主義者亦往往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於是形成常常焦慮不安。
過份解讀苦了自己
最近,我讀了陳麈(塵爸)的作品——《心事如麈》,他透過不同漫畫,配以短短的句子,道出他對焦慮的認知。對於焦慮的表現,他說得貼切:「某人的一個眼神,我用了整晚來翻譯。」那不就是我從前的寫照嗎?
任何事也是會過份解讀,可能對方根本是自己心情不佳,也根本沒有留意自己。
我很喜歡麈爸的作品,他將焦慮形容得相當仔細、貼切。他自己也是焦慮的受害者。相信不是過來人也無法明白焦慮的人之內心戲——明明內心風起雲湧,外在也要裝個處變不驚。可是焦慮不能解決或改變事情,只會更添不安而已。
接受自己並不完美
讓我分享一些令我共鳴的書摘:
「自我懷疑,像是一面歪斜的鏡子,總讓我看見不完整的自己。」
「我提醒自己,不要對任何事都過份解讀,不然只會累壞自己。」
焦慮的真相是——「它只是一個很『嚴格』的我而已。」
最後,我以《心事如麈》的一句與焦慮一族共勉之——「真正的放下焦慮,是允許自己『不完美的人生是可以存在的。』」
同時,你也可以讀一讀這句聖經金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明天,這個時間線可定為今天、明天、後天,或是未來。祝焦慮不再、喜樂常在!
© 本文由作者【nadnadlove 愛書.愛寫作.愛生活】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