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才是最聽話

海中地職人

海中地職人

2025年7月12日

Cover image

歐美的 Great Resignation、quiet quitting、日本的「家裡蹲」(引き籠もり),加上中國、香港的躺平,跨越三大洲、兩大洋,幾乎全球構築成一道低經濟產出、低物慾的頹廢連線。文明世界由傳媒報道現象和個案,學者研究成因和提出建議,政府謀求對策,各司其職;另一些國家和地區,則由官方及它們統率的傳媒,多次製造輿論,輕則表示不贊同,重則譴責,批評躺平的生活形態妨礙經濟發展,失落往昔人民艱苦奮鬥的精神。俗謂「阿崩叫狗,越叫越走。」人性的其中一部分是反叛心態,有些人心想︰「別人愈阻礙,我愈要做。」躺平一事,在東亞華人文化圈內,正體現這心理狀態。亟欲維護社會穩定的老一輩切莫動氣,其實躺平的晚輩,正是最聽話的人。

 

當今會發言反對躺平的,多半包括以下特徵,可以只有一項或多項︰一、年紀為中年或以上;二、社會上的既得利益者;三、不願理解躺平者的處境,但憑表面觀察。他們自認反對躺平的最有力理據,就是躺平失卻上一代的拼搏精神,導致個人財富減少,以至社會經濟發展遲滯。持此論者是否「成功人士」、是否具備拼搏精神,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假設他們眼中的成功誠然建基於拼搏精神,也無助於增強「拒絕躺平論」對躺平者的說服力。

 

當今躺平者,是只維持個人最低的生活標準,超出該標準的生活完全不追求,若某些工作可達致更好生活,仍不會推動他們加倍努力。成家立室,有車有樓,躋身上流,對他們而言不是遙不可及,就是虛若浮雲。然而他們並非全靠社會或他人的保障,仍可能會工作,尋找獲取收入的機會,只是不會追求基本生活以外的事物。為何他們形成這種俗所謂「不上進」的想法?正正是目睹長輩以至平輩如何胼手胝足,始換來容膝居所,然後回望今時勞動市場、物價等狀況,無不顯示社會流動較以往低,競爭激烈,資產價格上升至尋常百姓無法負擔的地步。

 

此時此刻反對躺平者依舊複述既有論點︰「你不多取一兩項資格,不努力工作,賺錢的能力就較低。賺不了錢,就上樓無期,公屋也不知輪候多少年,說不定要住劏房。我拼搏幾十年,就是為了下一代有舒適生活,也因為這份韌力,才有今日的成就。」

 

拼搏、韌力、懂得規劃,都值得推崇,但混進勸說躺平者過他們口中的理想生活,就構成一孔之見。上一代如何努力,換取甚麼,躺平者絕對看得見,甚至他們的同輩也有類似人物,亦因如此,論躺平與否時要避免視之為年代鬥爭。躺平者所見的景象是上一代惟有全副精神埋首工作,方享目前所見的「舒適」。放睹今日,亦即必須承受巨大痛苦,才有望換來並不確定的舒適,下一代仍要重蹈上一輩艱辛的覆轍,彷彿輪迴。若後輩學懂半點長輩的精於計算,不難獲取「無謂努力」的結論。這是第一重聽話。

 

躺平者所見的大痛苦,就是掙取金錢的代價,反躺平者所展現的生活形態是為了累積財富,甘願付出自由,這令躺平者卻步。上一代賢達為了他們口中的規劃人生,別無其他精神、趣味、人際關係的生活,放假時花天酒地,上班時嗟天怨地,付出絕大部分的時間、心思意念,甚至居住地、與親友的關係、志向,他們口稱生涯規劃,於他人眼中極可能是人生的業障。更甚者,他們為了加班,食無定時,也不均衡,老來高三湧現;為了應酬,援觥倒爵,喝成脂肪肝、胃癌;身心疲憊致缺乏運動,筋骨肌肉退化超乎預期。大半生為生活打拼,晚年為生存擔憂,是很多號稱努力換取優渥生活的人之共相。身教強於言教,事實勝於雄辯,長輩花費數十年展現於晚輩的教訓,躺平者悉數汲取,窮得只剩下錢的人生,又何苦傾盡全力攫取?這是第一重聽話深一層的理解。

 

論者可謂除了賺錢買樓,人生還有很多值得奮鬥的面向,不追逐名利富貴,興趣、理想、人際關係、社會公益,都是年輕人可以投身的事,不代表經濟一途堵塞,就必要躺平。此為至論,可惜躺平者之所以最聽話,在於他們確信長輩呈現的現實不是事實的全部,也是99.9%,同樣認為勢位富貴至關重要,眼見社會階梯通往天際,自己留守地面,竟不懂橫移,另闢領域,認定此路不通,也沒有前往彼岸的路徑。這是第二重聽話。

 

由此可見,反對躺平就是期望下一代懂得認真理智地批判社會現狀,自行界定何謂「舒適」、「痛苦」、「人生意義」。開動官方宣傳機器,口誅筆伐,於事無補。且看偉大華夏對岸的小日本如何應對「家裡蹲」,即日式躺平。二零二二年,日本政府估計有 146 萬家裡蹲,他們是未盡用的勞動力,時任首相岸田文雄提出「新資本主義」,意圖借社會狀況帶動經濟增長。政策包括及早介入家裡蹲、多方面治療、社區與家庭和個人連結、與外國交流應對隱蔽者的經驗等。部分公司提倡利用郊區的空置住宅,作為家裡蹲遙距工作的地點,善用土地和人力。成效如何,還待時間證明。可是日本政府明顯積極處理問題,而不是鞭撻想法與坐在冷氣房內、皮套梳化上的人稍有差異的尋常百姓。這種但求維持既存的穩定、不力圖釜底抽薪的慵懶,豈不是另一種躺平?

 

©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