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處理好也是一種優勢

Kalman
2025年7月11日
從小就優柔寡斷、猶豫、敏感、沒有自信,喜歡胡思亂想,遇到任何事馬上想最壞的結果,想法太多經常錯過了最佳時機,最後影響自己的生活慢慢越來越焦慮,焦慮某程度上,是由DNA決定了,它不是憑空產生,要完全讓它消失或解決也不是容易的事,所以很容易比常人感受到壓力,但從另一個角度,它是一種能力,但是亂想的另一面是創意的來源之一,做最壞的打算,說明為人會謹慎及懂得思辨風險及善於規劃,有的時候弱點即優點,進行一些自我的內在護理就能夠把弱勢慢慢轉化成獨特的優勢,這是我們值得思考的。
就簡單的說一下優柔寡斷也有優勢,前提是要提醒你,不要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眾生皆平等(但這一句話與狂妄無禮的人無緣),猶豫不決的人往往是團隊最後的一根救命草,你只要把自己定位成為幕後的龍門就行了,因為優柔寡斷大多數是建立在過度權衡利弊,想避免發生失誤,所以對潛在或不存在的問題有異於常人的警覺性,這種性格在法務、財務上是有相當重要的功能性的,而在團隊中都是需要的,如果團隊每個人都是超人、果斷、直率,那麼這個團隊的火藥味就過重,有優柔寡斷的人存在,他們多數都會整合及綜合多方的意見兼容發展,與其不斷的在焦慮和優柔寡斷問題上否定自己,不如認清缺陷中的優勢,尋找合適的埸景及環境發揮。
現在世界每一處都追求效率,嘴上說完操作一頓猛如虎,年底年會成績僅僅二十五,這也叫不錯的了,優柔寡斷的人在公司及團隊中,雖然他有缺陷,但它卻是能沉入泥土,滋養土壤,在快速的變化中,不過急反而是對最終的定案留下了安全的界線,現今的電視劇劇情,展現出雷厲風行和果斷,那是營造出來的,別太當真,愛因斯坦曾言: 我不是天才,只是在問題上停留更久。
我們可以順應自己天生的氣質及DNA來尋找合適我們的生存方式,現在這個年代已經不是迎合他人就可以活得開心的年代,經濟環境不好,以前要你迎合的,以前高高在上的人,現在或許也在為別人捧場為他人舉杯,環境不一樣了,大家越來越接迎平等,什麼都沒有的人可以越來越大膽的改變自己,以前什麼都有的人現在會越來越焦慮,最重要的是充分發揮自身的基因,做真實的自己,創造一個內在良好的心理環境,針對自身的弱點自我照顧行動,與自己友善的妥協。
當出現不良情緒(過於驚恐、憤怒、焦慮)時,來試下這些方法吧 :
- 立馬提醒自己,先不要相信這個情緒,先觀察一下,想想怎麼了,不要做任何的決定及行為。
- 疑神疑鬼時,先立馬告訴自己這不是事情的全部,不要馬上相信自己的想法,最少觀察24小時後再下判斷,不要對周圍強烈的反應,馬上做出回應,冷靜地處理。
- 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可以找與事情無關的第三者(朋友)聊聊。
- 盡快離開壓力環境,如果職場上人際關係壓力很大,建議請一個長假,或者考慮更換工作吧。
- 將自己的感受和見解,可以與他人溝通,透過我認為、我覺得的觀點去交流,以交流的方式傳達給對方並邀請回饋(與相信任的人往來)。
- 不要讓自己置身於常期被批判、被斥罵和責備的環境,如果對方不聽,那再親的人,你也要考慮盡早離開;也不去過多停留在這樣的環境。
- 考慮是否留在存在過度競爭的環境,如果不是生活所逼,存在選擇的餘地,抽身離開吧。
當一天你的情緒真的面臨崩潰了,宛達教大家個小方法,它很簡單請你記得以下的這一段,很重要,建議你可以記錄下來,在自己心中,與自己說5次以上「問題還沒發生」、「船到橋頭自然直」、「我還沒死」、「我比很多人好」、「我要停止擴散我內在的負能量」、「這是心魔作怪,這不是我要的」、「我要健康的情緒」、「我需要空間和時間去修復」、「明天就好了」,然後去做個運動,出一身汗,聽一聽歌讓自己鎮定下來。
謝宛達
11/07/2025
© 本文由作者【Kalman】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