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30歲,人生的轉折與再出發

Miss Zeroing

Miss Zeroing

2025年5月20日

Cover image

三十歲,往往被視為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象徵著「而立」——一種應該成熟、自立的年紀;而對許多女性而言,更像是一個分水嶺,被社會不斷提醒:「青春將逝、生育能力下滑、時間不等人。」這些聲音時常圍繞耳邊,無形中成為一種壓力。但當真正邁入三十歲,我才發現,它並不像想像中那般驚天動地。日子仍如往常,真正改變的,是內心的節奏與心態。

曾經想像中的三十歲,應該是小資且穩定的:有一份不錯的工作、幾位知心朋友、或許已婚,甚至擁有自己的小家庭。那是我當年為自己描繪的藍圖,而我也努力按部就班地走著。初入職場,我從基層助理做起,跑腿、訂文具、跟著老闆出差,什麼雜事都做。曾經無數次在會議上被問倒,也被忽略過,但我始終相信,只要不放棄、不放水,總有一天能闖出一片天。

幾年下來,我從助理升為主管,再到經理,一步步踏實走來,成就了理想中的職場形象。但當職涯漸漸穩定,我開始思考:除了工作,生活的其他面向是否也如我所願?

我曾經設想27歲結婚、29歲生子,三十歲要成為一位母親。那段感情我非常認真,也確實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我們曾反覆討論未來——如果他在A城市工作,我在B城市,是誰該妥協?但最終,我們未能走到一起。結束後,我把重心轉回工作,也不再積極談感情,人生的計劃就這樣悄悄被改寫。

孤獨與疏離的轉折

三十歲這年,身邊也不再有曾經朝夕相處的好友。我本以為自己性格不差,友情應能長久,但漸漸發現,許多關係其實只是過客。隨著生活節奏不同、選擇不同,我們走向不同方向,失聯成了自然的結果。曾有一段時間,我質疑人性,認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帶著算計與目的。但後來我明白,這不是誰的錯,而是人生的常態。

真正走過來後,我開始學會珍惜:珍惜仍願意主動聯繫我的人,也接受關係的變化並非背叛,而是成長的一部分。

從高薪職位到海外留學:一場重啟人生的選擇

也許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我選擇在三十歲這年放棄了高薪工作,轉身走向海外留學的道路。這並不在原本的計劃中,但卻讓我重新檢視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

那時,我的工作穩定,收入可觀,甚至看似已經擁有很多人羨慕的生活。但內心卻開始感到空洞與倦怠。日復一日的循環讓我意識到:如果現在不改變,五年後的我,仍會是今天的模樣。於是,我選擇了離開,走進一段全新的旅程。

剛到異地時,語言障礙、文化差異都讓我感到不安。但也正是這樣的環境,讓我重新學會「生活」這件事。沒有過多依賴,也沒有現成的路,只能一步步自己探索。這份未知,反而給了我久違的自由與快樂。

三十歲以後,與自己和解

三十歲不再是驚天動地的年紀,而是一場內心的沉澱。我開始放下完美主義,不再苛求結果,而是享受過程。以往遇到不被理解的事,我會反覆糾結;如今則學會一笑置之。生活本就不是一場場辯論賽,很多時候,平和的心態比贏得對錯更重要。

我也漸漸懂得:成熟,不是變得無所謂,而是即使失望,也能不抱怨地繼續走下去;即使孤獨,也能享受獨處的時光。

下半場,請多指教

或許我的前半生沒有驚艷的成就,更多的是平凡與堅持。但我相信,三十歲是另一段旅程的起點。那是一種更清醒的自己,一種更篤定的選擇,一段不再盲目追求所謂「標準答案」的生活。

我期待,人生的下半場,雖未必絢爛,卻能穩穩地走、真實地活。因為我知道,這一次的步伐,不再是為了迎合誰的期待,而是為了不辜負自己。

© 本文由作者【Miss Zeroing】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