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鐘?靜音模式?其實你最缺係結束時間

Owen@taekwondowen

Owen@taekwondowen

2025年5月18日

Cover image

你有冇試過呢個場景?

朝早十點,啱啱沖完杯咖啡,開部電腦打算開始寫稿。Google Docs 開咗啦,標題都打咗兩個字。但打唔落去,心諗:「等陣先,check 一check WhatsApp 睇下有冇人覆 message 先啦。」結果一開就見到朋友 send 咗條貓貓片,笑咗兩秒,轉頭跳去 IG 再睇埋幾個 Story,最後唔知點解,居然開咗 YouTube 睇邊個食全糖珍奶唔會肥系列。然後——「吓?十一點半?!」

你扭吓頸、伸吓腰,自我安慰:「我係創作型人格吖嘛,我唔係嗰種打卡式上班族。要自由先有靈感嘛~」但內心深處,其實你都知自己係喺度玩時間。

唔係你唔努力,係你根本唔知幾時收工。

 

自由工作者嘅時間迷霧

好多 freelance 嘅朋友都試過玩番茄工作法,25 分鐘專注+5 分鐘休息,打卡一個 cycle 好似好有 sense of control。又或者直接開飛航模式,耳仔收埋,世界靜音,以為咁就會好 productive。

但到最後,點解你仲係覺得自己做到好攰、時間用晒,但實際完成品又好似無幾多?成頁待辦事項,得三樣打到剔。電話個行事曆明明排到密麻麻,過咗成日又覺得自己咩都未起步。

問題唔係你做得唔夠多,而係——你根本冇 set 結束時間。

講真,番茄工作法只係方法,靜音模式只係工具,真正逼到你行動嘅,係「幾時完工」嗰條線。

 

冇End Time=冇壓力=冇火力

你諗下,Deadline 呢樣嘢幾奇妙?越近就越快手,前一晚仲可以由零到一爆出成份報告。因為你知道——唔做就死啦!

但做自己 project 呢?冇 deadline,冇人催,明日都得,下星期都未遲。個人就會開始進入自由飄浮狀態,好似打開 Excel 就會想掃地,開咗 Premiere 就想整嘢食——每樣都做少少,結果全部都唔成。

所以話,要打破呢個死胡同,唔係靠更多 productivity app,而係——你要自己定個收工鐘。

講得直白啲,你就係要「收爐」!就算你係自己老細,你都要有條線話自己:「今晚七點前要搞掂晒,七點一過,我就要煮飯,唔再開部腦。」

呢條線,一定要畫得夠實,畫得夠早。因為「有End Time」,人先會開始預早做嘢,唔會等Feel嚟。

 

限時,先會有真正嘅專注

你可能會問:「咁我啱啱個Flow先啱啱嚟咋喎,點可以話停就停?」

咁我問你:你有幾多次係因為冇定時間,結果做到凌晨兩點,隔日又攰到生人勿近,然後成個星期 productivity 直插谷底?

其實所謂「Feel嚟先做」係一個陷阱,佢俾你自由,但收走你嘅節奏。有限時嘅創作,唔代表冇靈感,反而逼你專注精華,唔再玩無止境完美主義。

因為你知,得一個鐘頭——寫咗先啦!

 

今日試一試:定個鐘收爐,甜品當獎賞

講咁多,都唔及行動有力。

即刻做個實驗:而家開個 Timer,定一個任務——一個鐘內寫好一封報價 Email。寫完就收工,真係收工。然後拎個你最鍾意嘅甜品,例如一杯珍珠奶茶全糖去冰,坐喺露台慢慢嘆。

你會發現:有時限+有獎賞 = 超能力。爆 Seed 做完仲有快感,遠遠勝過你一邊做一邊開住 IG 碌嚟碌去,做到人都癲。

人生唔係要你做到幾夜無覺好似成功人士先叫努力,係要你學識用時限幫自己收線。為自己定個Deadline,你會發現原來效率可以唔靠燃燒生命。

明日開始,試下唔係問「今日要做幾多嘢」,而係問:「我今晚幾點收工?」再決定——夠鐘,就收爐,唔再講Feel。就係咁,你唔止拎返自己嘅時間,仲拎得返你嘅人形。

© 本文由作者【Owen@taekwondowen】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