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旅遊重要,也不是存錢重要,是找到你要走的那條路

Miss Zeroing

Miss Zeroing

2025年5月13日

Cover image

那天深夜,發小突然發來一條訊息。

她說:「你說得很有道理。但那些我以前特別想去的地方,現在,好像已經沒那麼想去了。」

我回她:「二十歲時你最想要的禮物,等你三十歲了,還會一樣想要嗎?」

她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輕聲說:

「就像你以前問我想去哪,我總是能立刻說出一個地方。可你再問我時,我卻只能說:好像沒有特別想去的地方了。」

我沉默了一會,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我們曾是彼此眼中那個「說走就走」的人,卻真正一起出發的機會,屈指可數。我們都希望彼此成為更好的人,卻也在各自的路上越走越遠。可能未來,還會不再同路。

想了很久,我告訴她我旅行前的一個感悟:

「二十歲你想去的地方,如果你當時去了,三十歲你可能還會想再去。但如果你沒去,到了三十歲,大概率你就不會再去了。」

她問我:「所以重點是『去』,對嗎?」

我回道:「是的,但不只是去,而是在你真正想去的時候,去。」

 

可也有人說,存錢更重要。

他們說,錢永遠不夠花,安全感最實在。於是,他們一直在等待「存夠了」的那一天。但現實是,有些人忙著賺錢,卻再也沒有出發;而有些人,出發了,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還有的人,一生都在覺得自己沒“賺夠”。

你問我現在想去哪?我比以前多了很多想去的地方。但也有一些地方,我再也不想去了。

比如斯里蘭卡。曾經我無比嚮往那趟穿越海邊的動力火車;我滿懷憧憬地對別人說:「我想體驗一次坐在海風裡的旅程。」

可後來我沒去。

現在,我已經想不起來那時候有多興奮了。只記得那時有人調侃:「動力火車?那不是個樂隊嗎?」。我還記得在馬來西亞旅行時,特意找錫蘭紅茶。現在即便偶爾再喝,也不再想起錫蘭這個地方了。

我們都在變,變得越來越理性,也越來越遲疑。旅行變成一件「需要計畫的事」,愛人也變成一個「需要評估風險的人」。

直到有一天,我刷到一段非洲旅行的短影片。

有人說,《塞倫蓋蒂》沒騙人,非洲就是紀錄片裡的模樣——原始、壯闊,生命的律動赤裸且真實。

我開始回憶:我有沒有這樣的地方?有。

巴黎,是我辭職也要去的浪漫國度;瑞士,美得像仙境,卻讓我在雪山前流下淚水;西藏,離天堂最近的地方,在我心中悄悄種下一座拉薩城。

 

我漸漸明白了:

旅行不是必須,愛情也不是答案。重要的是:你有沒有找到屬於你自己的那種生活方式。

有些人通過旅行找到世界的廣闊,也找到了內心的方向;

有些人發現自己並不適合漂泊,於是選擇腳踏實地,慢慢存錢也很好;

還有些人,既不願出發,也不肯安定,只是在想像裡兜兜轉轉,一邊猶豫,一邊懷疑:到底什麼才重要?

但其實,問題從來不是「旅遊重要還是存錢重要」,「愛情重要還是自由重要」,而是:

你有沒有聽見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你有沒有找到那條你願意用一生去走的路?

旅行、存錢、愛情、孤獨……這些都只是選擇。

重要的不是你選哪一條,而是你能不能堅定地走下去。你願不願意在跌跌撞撞後,依然為自己所選的生活負責。

有人在路上找到了自己,有人原地生根也活得從容。

所以,最重要的,不是去哪,也不是賺多少,而是——你有沒有找到那個「適合你的人生節奏」。

只有你親自走一走,才會知道什麼讓你自由,什麼讓你踏實,什麼值得你一直走下去。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去哪、愛誰或存多少,而是走在讓你心安的路上。

© 本文由作者【Miss Zeroing】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