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芙人》:點解你明明唔重,望落仲係圓碌碌?

Owen@taekwondowen

Owen@taekwondowen

2025年4月16日

Cover image

你有冇見過啲朋友,成日講:「我好輕呀,百零磅咋!」但望落條腰仲粗過行山杖、手臂揮落去有陣風都甩唔甩肉?呢種人我哋有個親切又有啲無奈嘅暱稱:泡芙人

「泡芙」呢個字聽落甜美又得意,但如果形容一個人身形,意思就變得有啲複雜——外表軟綿綿、鬆鬆弛弛,冇乜實質線條,甚至有啲人仲會誤以為自己“肥咗”。但真相可能係——你其實唔肥,只係肌肉量太少

 

「點解我體重咁輕,但著衫唔Fit?」

有位朋友話,佢每日都食得好乾淨,冇油、冇鹽、冇糖,瘦身餐配綠茶,仲會一星期做幾次瑜伽,但三年過去,佢條腰唔止冇變幼,反而仲開始出現鬆垮嘅小肚腩,體重冇升,著泳衣嗰下真係尷尬到想游走去深海潛水唔返嚟。

問題就係出喺一個誤解:你以為「輕」就代表「瘦」。其實,脂肪比肌肉輕,但體積大得多。你身上嘅體重數字雖然冇變,但只要肌肉慢慢流失,而脂肪偷偷長返嚟,你個身形就會慢慢向泡芙靠攏。

根據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嘅資料,肌肉密度約為每公升1.06公斤,而脂肪密度只係大約0.9公斤。即係話,同樣重量之下,脂肪會「膨脹」得多好多。你可以想像一下:一磅肌肉似一塊實心磚,而一磅脂肪就好似一大泡棉。兩樣重量一樣,但塞入你褲頭時嘅感覺,係天與地嘅差別。

 

體重重=肥?No。體重輕=瘦?都係No!

另一個泡芙人嘅朋友,身高165cm,體重得47kg,聽落簡直係Model級數。但佢跑上兩層樓梯已經氣喘如牛,行去地鐵站仲會攰到要坐低飲水。去健身室檢查體脂,竟然超過30%。咁就解釋晒:原來輕唔代表健康,更唔代表有線條

反之,有啲重訓開得好勤力嘅人,成日都比人話「你咪肥咗?」但一脫衫,條腹肌幾條成行,結實得嚟有線條,原來佢只係肌肉多,,體重自然高啲,但外表Fit到爆。

所以我哋要打破一個迷思:體重只係數字,唔係評價你身形或健康嘅唯一標準。好多人都誤以為減重就係目標,其實你真正應該追求嘅,係——你想要咩樣嘅身體?

 

你想要嘅係體重,定身形?

好多人健身第一步就係「想減磅」。但你有冇試過問自己:其實你想要變成咩樣?係線條清晰啲?定係著衫貼身啲?定係只係想喺體重機上面見到個數字細啲?

講真,如果你淨係追數字,而冇理會身體成份(Body Composition)肌肉同體脂嘅百分比,好容易跌入一個死胡同:越減越冇力、越減越虛弱,最後成個人變泡芙,內外都鬆晒。

記住,脂肪唔會幫你跑得快、跳得高、捱得夜、抗得疫。真正俾你能力、姿勢、能量同線條嘅,係肌肉。而一個充滿肌肉嘅身體,即使你體重比以前重啲,你都會望落瘦啲、結實啲、有精神啲。

 

肌肉不足,唔止係樣衰,仲會影響你健康

「咁咪代表要增肌囉?但我唔想變大隻呀!」又嚟,又係呢句。

請放心,一般人每日食得唔夠蛋白質、訓得唔夠、多數仲訓得晚,根本唔會一操就變Hulk。增肌係需要時間、訓練同埋營養精準控制,唔係話練兩下就會變「肌肉女」。

更重要嘅係,肌肉不足,唔止影響你身形,仲會影響健康。例如:

新陳代謝慢咗:肌肉會幫你燃燒脂肪,少咗肌肉=少咗燃燒機器。

容易寒背、腰痛:核心冇力,身體自然搖搖欲墜。

膝頭長期痛:因為大腿肌肉無力,令膝蓋承壓過重。

容易疲倦、精神唔集中:肌肉不足,氧氣運輸都慢咗。

其實由發育完成後,肌肉就會開始減少,肌肉量每年下降1%~2%,而隨著年紀越大,流失量越高,越會顯著增加跌倒、骨折、糖尿病與認知退化風險。但呢個問題唔只發生喺老年人,如果你長年冇郁動、成日坐著冇活動,30歲開始都可能慢慢流失肌肉

 

咁,我應該點開始?

問得好。唔使即刻報健身室、唔使即刻買啲蛋白粉返屋企。第一步係:諗清楚你想要嘅身形係點樣

係想著衫修身啲? 係想行得耐啲、唔再咁易攰? 係想有線條,但唔想太壯? 定係純粹唔想再一跑步就腳軟?

搵到目標之後,用訓練同飲食慢慢堆返你應該有嘅肌肉,而唔係淨係追個磅數。

例如:

每星期做兩次以上全身訓練(家居Bodyweight都得)

增加蛋白質攝取(每公斤體重約1.2~1.6克)

減少長時間坐著,30分鐘起身郁下

 

結語|「泡芙人」唔係天生,而係習慣造成

如果你自問係「泡芙人」,唔使內疚。你冇做錯事,只係未搵啱方法。真正嘅問題唔係你磅數幾多,而係你嘅身體幾有力、幾有用、該大就大、該幼就幼。

唔好再畀體重數字牽住你行,開始訓練、增加肌肉、重塑身形,你會發現:你睇落瘦咗、Fit咗、人都精神咗,而個磅數,可能仲重咗添。

咁又點呀?你咪再唔係泡芙人囉。

© 本文由作者【Owen@taekwondowen】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