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的micromanagement

職場上的西西弗斯
2025年4月8日
辦公室的日光燈總是慘白的,照得人臉色發青。我坐在格子間裡,手指機械地敲打著鍵盤,眼睛卻不時瞟向經理辦公室的磨砂玻璃。那後面隱約晃動著一個人影,我知道,他正在用那雙鷹隼般的眼睛掃視著整個辦公區,尋找著可以「指導」的對象。果然,不出十分鐘,那扇玻璃門被推開了。王經理——我們私下稱他為「顯微鏡先生」——邁著他特有的、像是隨時準備撲向獵物的步伐向我走來。
「阿張啊,」他的聲音在我頭頂響起,帶著一種刻意為之的和藹,「呢份報表我睇過,第三頁嘅餅圖顏色配搭唔係幾好。紅色同綠色相鄰,喺色彩學上係對比色,容易造成視覺疲勞。仲有,頁碼嘅字體係咪比正文細咗一號?咁樣唔夠統一喎。」我盯著螢幕上那個已經被修改過七次的圖表,胃裡泛起一陣酸水。呢個圖表只不過是內部會議用草稿,最終版本仲要設計部處理。但「顯微鏡先生」將個鼻貼到我的顯示器上,開始逐像素地檢查每個細節。「你睇下呢個邊框,係咪比上個禮拜李經理份報告粗咗0.5磅?我哋要保持風格一致啊。」佢一邊講,竟然從口袋裡拿出一把間尺,真是度了起來。
我不由諗起上個禮拜五的慘劇:當日下午四點五十八分,我正準備收工,他又突然在我面前出現,手裡卻舉住我中午提交的會議記錄。「阿張,呢度有個標點符號問題。」佢指住文件中間的某個逗號,「中文應該用全形符號,呢個明顯係半形。仲有,段首縮進係2字符,你呢個睇落似1.9字符。」那日我返到屋企已經夜晚八點半,只是為了修改一個肉眼幾乎睇唔出的標點符號同0.1字符的縮進差異。
「顯微鏡先生」的管理哲學好簡單:沒有細節是不值得關注的。佢要求我們每日提交工作日志,精確到每十分鐘的工作內容;電郵必須用佢規定的字體同行距;連辦公室植物的淋水時間都被列入行政手冊。
最可怕的是星期一例會。每個人不但要輪流匯報上個禮拜的工作,而「顯微鏡先生」會好像考古學家研究化石地剖析每個人的工作。「阿張,星期四下晝3點到3點15分,你嘅狀態顯示係『處理電郵』,但根據電郵發送記錄,你呢段時間只係發咗一封電郵。另外十四分鐘做緊咩呢?」語未畢,他眼鏡片後面閃爍住興奮光芒,好像終於發現了一個可以大展身手的疑點。
我漸漸明白,這種管理方式就好像栽培一盆盆栽。佢要將我修剪成完全符合他想像的形狀,每一塊葉都必須生長在指定的位置。換言之,我們不再是人,而是一組可以精確調控的參數。
© 本文由作者【職場上的西西弗斯】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