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書分享】百歲人生的啟示:幸福生活的六大秘訣

由我的角度看世界
2025年3月28日
書名:《早點知道會幸福的那些事:百歲奶奶的人生建議》
作者:(美)格萊迪斯·麥克格雷
譯者: 閔夢婷
出版:中信出版社
✵ 提要:
你是否曾經在彷徨中尋求生命的方向?《早點知道會幸福的那些事:百歲奶奶的人生建議》帶來一個溫暖的答案。格萊迪斯·麥克格雷博士,是位超過百歲的醫學先驅,以她豐富的人生經歷為例,包括40歲抗癌成功、70歲離婚後重建事業、87歲參與阿富汗的醫療項目,以及102歲仍然制定十年計劃,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擁有與生俱來的能量和天賦,可以讓我們迎接挑戰、創造幸福,並找到生命的真正價值。
她總結了六個生活「秘訣」,每個秘訣都探索了幸福生活的核心理念,並附有實用練習。從「你生而有因」,我們學會探索自己的生命意義與內在能量,找到熱愛與目標;到「允許一切發生」,我們學會接受生命中的流動,釋放痛苦和負面情緒。
第三個秘訣是「相信愛的力量」,通過跨越恐懼找到自愛與他愛的平衡,進一步引導讀者理解社交的重要性,並在「你永遠不會真正孤單」中體會共同體的意義。最後,「從生活的教訓中學習」和「瘋狂地投入能量」,教導我們以積極的態度面對未來,擁抱生命中的熱情。
✵ 讀後感:
|友誼的價值與意義
書中的六大生活秘訣讓人受益匪淺,其中有一部分關於友誼。書中的描述啟發我更加明白友誼的本質,就如同作者以非洲雛菊與仙人掌為比喻,非洲雛菊雖然花期短暫,但它用絢麗的色彩為春天增添了生機,而仙人掌則深深扎根於塵土,能抵禦時間與環境的考驗。恰如我們人生中的友誼:有些如非洲雛菊般短暫卻燦爛,它們存在於特定時刻,為我們的生活增添絢爛;有些則如仙人掌般,紮實而長久,陪伴我們跨越歲月。
最近與朋友的一場對話讓我聯想到這樣的友誼關係。一位好友提到,她與一個曾經非常親密的朋友失去了聯繫,幾次想邀約吃飯或聚會,卻都沒有回應。這讓我回憶起自己中學時期的一段友誼——那時我們幾位同學情如手足,卻在畢業後幾年逐漸失聯,特別是其中一位好友,甚至去了英國生活,從此與我們斷了聯繫。當時我們無法理解這段友誼的突然消散,但如今,閱讀這本書後,我似乎能找到一些答案。
作者提出,友誼有著多樣性和流動性,會隨時間的推移而改變,但這並不否定它曾經的美好與意義。或許有些友誼是注定的短暫,它完成了在特定時期的使命後便自然告一段落;而那些深厚的友誼則如仙人掌般,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我們遇到的每一段友誼,不論長久或短暫,都是值得珍惜的情感歷程,絕非浪費時間。這樣的體悟讓我重新思考友誼的重要性,也更加感激身邊的朋友,無論是仍然陪伴的,還是曾經的相遇。
|接受生命中的挑戰
作者對於挑戰與痛苦的探討令人深刻反思,尤其是重新定位我們「掙扎與抵抗」的方式。人類的本質在於面對挑戰,通過艱難的經歷尋找成長的契機。痛苦並非終點,它更像是一座橋樑,通向新生與重新獲得能量的可能性。當我們將注意力放在可以得到的成果,而非停留在失去的過去,我們會發現生命的真正力量。
特別是在討論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時,作者指出過度保護的危害。當父母試圖讓孩子避免一切挑戰,雖然看似是出於愛,但卻可能不自覺地限制了孩子的成長與適應能力。挑戰和痛苦是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讓孩子理解困難與治癒的連結,並相信他們擁有恢復力量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支持。
這讓我想起最近的工作經歷。一位大學剛畢業的新同事,從她的行為與提問中,可以感受到家庭過度保護對他成長的影響。她的母親甚至在她與朋友出國旅行時,也跟隨照顧,不放心讓她獨自應對外界挑戰。這種愛與保護雖然出於關懷,但卻阻礙了她學習獨立與應對困境的能力。
推薦給正在尋找人生方向、希望提升生活質量的人和有興趣讀者。
書摘:
❀ 我喜歡把每個人比喻成一塊拼圖,因為這給每個人獨特的空間。我們不應該被塑造成這樣或那樣,而應該被精確地塑造成我們現在的樣子,因為這樣我們才能在一起。評判他人的樣子不是任何人的工作,同樣,試圖把自己塑造成他人的樣子,或擔心他人評判我們的樣子也沒有用。我們每個人應與自己的靈魂保持一致,並幫助他人這樣做。這樣看待事物,有助於我們理解每個人都至關重要。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幾乎完成了一個拼圖遊戲,卻發現少了一塊?這是個危機預警!
❀ 我們都應該有這種感覺。我們每個人都生而有因,生來就是為了學習和成長,也是為了施展我們的天賦。一旦我們這樣做了,我們便充滿了具有創造性的生命活力,我稱之為能量。
❀ 緊急醫療工作者和臨終關懷專業人員經常把能量描述為一種生存意志,因為當一個人失去這種意志時,他或她就會瀕臨死亡。雖然能量並不能確保絕對健康,但消耗或失去能量往往會讓我們感到萎靡不振。
喜愛推薦:★★★★★
易讀:★★★★
© 本文由作者【由我的角度看世界】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