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要合時︰換心、治癌、賣港口

海中地職人

海中地職人

2025年3月15日

圖片來源︰WavingCat
圖片來源︰WavingCat

澳洲一名患有心臟衰竭的病人本月初接受心臟移植手術,此前一直以人造心臟維持性命,持續一百日之久,並且離院,成為目前以人造心臟活命最久的人。

 

消息由澳洲聖維辛醫院、蒙拿殊大學和澳洲、美國聯營的公司 BiVACOR 發佈。患者是四十多歲的男性,醫院並不透露他的身份詳情。他在去年十一月接受人造心臟移植,一直等候活體移植,期間曾返家休養。人造心臟的主體由鈦金屬製成,外觀似幾條管道駁成一塊,內含一個轉子用以輸送血液。人造心臟由一條電線連接控制器,該控制器日間可用電池驅動,夜間可接駁交流電。BiVACOR 指以往的人造心臟活動配件多,容易損壞,今次供人活命百日的款式則只有一件活動元件,有望降低機件損耗的流弊。

 

連同本次受惠者,現在全球有六名病人曾以人造心臟延續壽命。研究團隊表示希望技術更進一步,甚至取代活體移植,皆因移植活體心臟的病人要服用抗排斥藥,手術後活逾十年的病例只有 15%,如果人造心臟的功能更佳,將是病人福音。是次手術是蒙拿殊大學的人工心臟先導計劃的首次移植,該計劃斥資五千萬澳元(相當於 2.45 億港元)開發三款治療心臟衰竭的儀器,並推出市場。

 

論醫療發達,香港當然不甘後人。去年李嘉誠基金會向中大醫院、養和醫院(兩家都是私院)和瑪麗醫院(公立醫院,亦是港大教學醫院)各捐贈一部「治癌神器」histotripsy 儀器。Histotripsy 之所以享此美譽,在於它以「隔山打牛」方式,在病人體外以超聲波打進癌細胞所到之處,形成震動。該等震動再構成眾多微細氣泡,脹起又爆破,反覆進行下,癌組織被聚焦打碎,而無損週邊組織。Histotripsy 的治療毋需化學劑、開刀,與傳統療法帶來破壞截然不同,減免病患的痛苦和後遺症。本來在瑪麗醫院設置一部 histotripsy 儀器,普通市民有望在公營醫療體系獲得上佳治療,方今儀器已轉移至私家的港怡醫院,何故?綜合各方消息及業內人士分析,沒有確切答案,但可合理推敲得出政府認為要考慮開支,又要等待更多臨床數據,才可決定把儀器引入公營醫療體系內,態度異常審慎。(參自由亞洲電台 https://tinyurl.com/yz8uz4cp)

 

如是就要視察兩方面是否未能說服政府。首先是開支,暫時未見公開資料載列 histotripsy 儀器的維護成本多少,參考其他超聲波儀器的維護費用,每年需一萬至五萬美元(相當於 78,000 至 39 萬港元),假設 histotripsy 屬新科技,費用再高一點,是否高昂開支?醫管局不難解答,而當局並未交代完整數據。然後要看臨床試驗結果,瑪麗醫院回覆自由亞洲電台查詢時表示,自去年九月,已為四十名病人提供 histotripsy 治療程序,按一般臨床試驗慣例,研究團隊在術後長期觀察結果,收集數據再撰寫報告,於國際報刊發表。

 

把澳洲人造心臟和香港 histotripsy 兩例一併察看,如何判斷,看倌自理。是否代表香港公營醫療官僚主義過盛?我姑且倣效他們審慎的態度說︰未必,因為採用新技術和儀器,涉及的風險和收穫未能確定,為確保病人權益,以及公共資源用得其所,暫時不引用該等技術,也不代表永不引用。解說足夠務實理性、冠冕堂皇吧?然而另一邊廂,營造效益成疑的基建、維持臃腫的高層公務員體制,即使眼見千億財赤,也無意改變,這與上述要深究臨床結果、審慎動用資源的方針南轅北轍。

 

李嘉誠創辦的長江和記實業早前與美國黑石協議,售賣巴拿馬運河的港口,獲財經界盛讚賣得合時。中國香港官方傳媒《大公報》炮轟,在商場上也無濟於事。商人與官僚的最大分別就是商人要早著先機,不能等待百分百穩妥才執行。李嘉誠曾表示營商秘訣是時時作最壞打算,做最好準備。他靜如處子,動若脫兔,日常多方部署,時機一到,行動之迅速,旁人「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任何人事後如流氓般謾罵,也事過境遷。

 

©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