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書分享】建議每個打工人都去讀《下班後開始新的一天》

由我的角度看世界
2025年2月18日
書名:《下班後開始新的一天》
作者:柳韓彬
譯者: 楊名
出版:浙江文藝出版社
✵ 提要:
《下班後開始新的一天》是由韓國作家柳韓彬所著,為讀者們提供了看待每一天的新視覺,重新富視自己的生活。作者認為晚上不是「為了迎接明天做準備」的時間,而是屬於「今天的我」的時間。主張把工作日晚上等待上班、等待周末的躺平時間,換成更有意義的、充滿能量的奇跡4小時。
書中分享了由如何善用晚間時間,找到自己多元價值,到確立大小目標的具體步驟、如何管理時間、到打造固定日程,到發現堅持不下去時的處理方法,是一本輕鬆上手和管理時間的實用書藉。
✵ 讀後感:
近年來,相信大家對「斜桿族」一詞並不陌生,即一個人同時兼備多重身份,可能他是一位打工人,但同時也是一位創業家,很多人不只安份於兩點一線的生活,更渴望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度過寶貴的時光,不論是攝影,繪畫,寫作,演戲,還是做運動,最理想的是把興趣發展成事業,賺取收入。但出於對現實的考量,又不能立刻辭職,所以下班的時間變得更加有意義。
|時間管理與優先排序
比起待到週末才做自己喜歡的事,作者認為下班時間可以成為另一段「新的一天」,用來追求個人的興趣和目標,工作和生活並不是對立的,而是可以和諧共存,這段時間作者稱為「奇跡4小時」。作者介紹的時間管理方法,尤其是曼陀羅思考法,為我提供了新的思維工具。
曼陀羅思考法不是什麼神奇的計劃表,實踐起來也並不複雜,它是通過九宮格的方式,以大目標為核心,不斷向外擴充。表格中心是大目標,圍繞在他旁邊的是根據大目標拆解而成的八個相關領域(次級目標),在外圈則是根據這些相關領域衍生出來的具體行動計劃,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設定自己想要努力的領域,例如可以大致分為專業或職業、健康、人際關係、心理健康,類似學生時期常畫的思維導圖。
|心靈休息與健康生活
在疫情期間,很多人失業或被逼從事一些和專業不相關的工作,有的人創業,有的人發展了其他愛好和技能,我除了工作外,便是留在家中,所以也尋思自己能在空餘時間做些什麼,有什麼喜歡/ 較擅長做的事,想到對寫文章並不抗拒,也喜歡做一些小手工,於是每天一下班便立刻回家埋頭寫文章和做手工,剛開始時鬥志滿滿,隨著時間推移,熱情開始退卻,有時候更會因為過度工作而缺乏休息時間,身體和心靈都十分疲憊,有好幾次更想要放棄。直到後來,意識到自己的身體不勝負荷,才察覺到自己缺乏休息。
正如書中所說,改變生活習慣需要慢慢來,從小事做起,可能是設立一些小目標,例如每天花半小時寫文章,半小時做手工,慢慢地進行,把彼此目標定少一點,這樣更容易獲得激勵自己堅持下去的滿足感或成就感。也不要過於苛責自己,多誇獎自己,讓自己感覺好一點,不催促,而是慢慢地、持續地進行,直到成為固定日程的一部份。
2025新的一年剛開始,不妨以新年為目標,把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定為新一年的目標,並嘗試用書中的方法去實踐雙倍人生吧!
推薦給所有想讓下班生活變得更加充實、發展副業和有興趣讀者。
書摘:
❀ 不是別人叫你做什麽就做什麽,或者盲目跟風、做時下流行的事,而是靠自己尋找自己喜歡和想做的事,這樣的經驗是非常珍貴的。
❀ 長久以來,我們都在接受著傳統教育,按照社會和他人的期待生活,很少有按照自己意願生活的機會,只需要按照指令做事就好。上班之後,我們還要聽從上級的指示辦事,得不到上級的認可,就沒辦法結束工作。但是,下班後的事情,完全可以隨心所欲去做,這也是一個練習主動的機會——哪怕是再微不足道的小興趣,也需要我們自己決定才能啟動。
❀ 夢想並不是非要變成第一職業才能實現的,現在的我已經放棄了成為精通某一領域的專家這種想法,而是想持續做一切能夠讓自己感到幸福的事情,並為此付出最大的努力。
喜愛推薦:★★★★
易讀:★★★★★
© 本文由作者【由我的角度看世界】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