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與生活平衡的重要性

Iris Lau

Iris Lau

2025年2月8日

Work Life Balance
Work Life Balance

大學畢業時,我以為家境非常欠佳,於是聽從家人的期望,乖乖地找了一份辦公室行政助理工作。家住元朗,而公司則位於沙田火炭,每天早上7點半前出發,9點鐘回到公司。公司不用加班的時候,大概6點下班,回到家時已經夜晚8點了。回家後吃飯,休息一會,再洗個澡,我已經感到很疲倦,很早就要睡覺了。原來通勤上都要花3小時,這樣的工作還需要維持每星期六天。每天只有營營役役,日復一日,我發現自己自從步出社會後,生活就只有工作,慢慢地連培養個人興趣的時間都失去了。這樣循規蹈矩的高壓生活,對於喜愛文化藝術的我來說,可謂枯燥乏味。我很清楚知道,這並不是我想要的人生。

工作大概差不多滿一年的時候,我患上了蕁麻疹,那段日子我依舊繼續上班,直到病況急轉直下,老闆不但不讓我請病假休息,還在我工作上處處為難,於是在忍無可忍之下,我給公司遞了一封辭職信。家人理解我當時的苦況,對於我的裸辭並沒有什麼微言。

事實上,我的健康狀況在辭職後並沒有好轉,除了治療蕁麻疹,同時也要治療伴隨而來的抑鬱症。從這樣看來,其實我在傳統職場並沒有任何得益,反而因為無法適應工作環境的壓力,加上長時間通勤,以及無法與生活作出平衡,而需要付上更多的金錢和時間去休養。

值得慶幸的是,在治療的過程,我比以前更加關注自己的身心靈健康。於是,在數年休養期間,我學習了正向心理學及冥想,並且重新培養自己的個人興趣。同時,我也開始學會放慢腳步,慢慢享受鄉村的寧靜生活,這樣我才感受到自己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後來,當我再投入工作時,我改變了工作模式,並思考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成為了斜槓青年,我可以發展自己的個人興趣,並按著個人技能在相關的平台尋找潛在的客戶,自製相關的工作,而自由工作模式也可以使我按照自己的個人狀態來自訂一個適合自己的時間表,同時也不再勉強自己去些偏遠地區工作。幸運的地是,隨著疫情的過去,多了客戶選擇遠距服務,使我可以在家裡遠距工作。雖然收入不像傳統的全職工作那麼穩定,但是我可以獲得相對多的休息時間,也可以擁有更多陪伴家人的時間。

大學畢業十年,我也沒有跟其他大學同學比較自己所做的工作。因為我喜歡現在的工作,我勇敢地做自己,我喜歡成為一名語言導師,同時也是一名和諧粉彩導師,同時也是一名作家,同時也是一名音樂製作人。我也開始利用社交媒體宣傳自己,慢慢地建立自己的網上個人作品集。而現在,我每天一起床後就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了,感到了生命的美好。

© 本文由作者【Iris Lau】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