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肌比減脂更重要:真正健康的關鍵在於肌肉量

Owen@taekwondowen

Owen@taekwondowen

2025年2月5日

Cover image

在現今社會,大多數人談及健康與身材管理時,第一個想到的便是「減肥」或「減脂」。然而,許多人在減脂的過程中忽略了更重要的因素——肌肉量的維持與增強。實際上,許多身體狀況不佳的人並非因為脂肪過多,而是因為肌肉量不足。當身體缺乏足夠的肌肉時,不僅影響外觀,還會降低新陳代謝,削弱體能,甚至增加健康風險。因此,相較於一味追求減脂,增肌才是促進真正健康與提升生活品質的核心。

肌肉不足才是關鍵問題,而非脂肪過剩

許多人的誤解在於認為「變瘦」就等於變健康,因此透過極端飲食控制、過度有氧運動等方式來達成減脂目標。然而,若缺乏適當的肌肉量,即使體脂下降,身體狀況並不會因此改善,反而可能變得更虛弱。這種情況在瘦體型但缺乏肌肉的人群中尤為明顯,這類人群即便體脂率低,卻缺乏足夠的肌肉來支撐身體機能,導致體力下降,容易疲勞,甚至影響日常活動能力。

若以實際情境來看,許多人在減重過後會發現,雖然體重減輕,但身形仍然鬆弛、無力,甚至因為肌肉流失而顯得更加衰弱。這種結果並不符合大部分人的期望,因為多數人希望的是身體結實有線條,而非單純地讓數字下降。因此,肌肉的增加才是改善身形與提升健康的關鍵,而非單純的體重減少。

 

減脂帶來的改變有限,增肌才能提升整體健康

從健康的角度來看,單純的減脂確實能夠降低部分與肥胖相關的風險,例如心血管疾病與代謝症候群。然而,減脂並不等同於全面的健康改善。人體的基礎代謝率主要受到肌肉量的影響,當肌肉量過低時,即使減少了體脂,身體的代謝能力仍然較弱,使得減重後的體重更容易反彈。此外,當肌肉量不足時,身體無法有效支撐骨骼與關節,長遠來看,可能會導致姿勢不良、運動能力下降,甚至增加骨折與肌少症的風險。

舉例而言,一位身高175公分、體重70公斤且肌肉發達的人,與一位身高相同但體重60公斤且缺乏肌肉的人相比,前者的身體機能與體能狀況普遍較佳,因為肌肉能夠有效提升力量、耐力與整體運動表現。同樣地,許多長期進行極端減脂的人,雖然成功降低體脂率,卻同時削弱了身體的機能,使得日常活動變得更加吃力。因此,減脂本身無法帶來真正的健康,唯有適當的肌肉訓練才能提升體能與整體健康水平。

 

肌肉對於身體健康的多重益處

肌肉不僅影響身形與外觀,更直接關係到身體的運作機制。首先,肌肉是維持基礎代謝的關鍵,足夠的肌肉能夠幫助身體在靜止狀態下燃燒更多能量,使得體重管理變得更加容易。其次,肌肉能夠提供身體支撐,減少因姿勢不良所導致的慢性疼痛,例如下背痛與肩頸不適。對於年長者而言,肌肉量的減少與老化息息相關,肌少症已成為影響高齡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適當的肌力訓練能夠幫助延緩老化,提高行動能力,降低跌倒與骨折的風險。

此外,增肌對於心理健康亦有正面影響。研究顯示,適當的重量訓練能夠刺激身體釋放內啡肽,改善情緒與壓力管理,甚至有助於減少焦慮與抑鬱的症狀。因此,無論是從生理還是心理的角度來看,肌肉的增加對於健康的影響遠比單純的減脂來得重要。

 

如何有效進行增肌訓練

對於希望改善體態與提升健康的人來說,應將重點放在肌肉的訓練上,而非單純追求體重下降。增肌訓練的關鍵在於結合適當的運動與營養攝取,確保身體獲得足夠的養分來支持肌肉生長。

首先,在運動方面,進行阻力訓練(如重量訓練)是增肌的核心。建議每週至少進行2至3次的肌力訓練,並涵蓋全身性的動作,例如深蹲、硬拉與肩推等,以確保不同肌群均能獲得適當的刺激。此外,適量的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或心肺訓練亦能幫助提升體能,同時維持心血管健康。

在營養方面,肌肉的生長需要充足的蛋白質攝取,建議每日攝取足夠又豐富的蛋白質,優質蛋白質來源包括雞肉、魚類、雞蛋、豆類與乳製品等。此外,適量攝取碳水化合物與健康脂肪亦有助於提供運動所需的能量,確保訓練能夠順利進行。

最後,適當的休息與恢復同樣重要。肌肉並非在訓練時生長,而是在休息時修復與增強,因此確保充足的睡眠與恢復時間是提升肌肉量的重要一環。過度訓練反而可能導致肌肉分解,影響增肌的效果。

 

應將重點放在增肌,而非盲目減脂

現今社會對於身材的定義往往過度強調「瘦」與「輕」,忽略了身體機能與健康的重要性。然而,單純的減脂並無法提升整體健康,甚至可能帶來負面影響。相反,適當的增肌訓練不僅能夠改善身形,還能提升新陳代謝、增強體能、預防老化,甚至改善心理健康。因此,在規劃健康與體態管理時,應該擺脫「減肥」的迷思,將重點轉移到增強肌肉量,才能真正獲得健康與理想的體態。

在追求健康的道路上,應該改變觀念,將焦點放在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強壯,而非單純地變瘦。只有在肌肉量充足的情況下,身體才能真正維持良好的運作,達到長期健康與活力的目標。

© 本文由作者【Owen@taekwondowen】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