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量陷阱大公開】解構隱藏卡路里與運動迷思,輕鬆擺脫增磅風險

Owen@taekwondowen

Owen@taekwondowen

2025年2月3日

Cover image

各位最近有冇聽過一句說話:「唔食唔死,但食多多累住自己?」好多人講減肥,講健身,成日喊住話份量好少,但步行兩圈就大曬,話自己做足運動,一於開餐勁食。結果?重咗吖嘛!其實,有時我哋踩入的熱量陷阱,一嚿唔覺得就可以令你由平地跌落運動萬劫不復深淵。今日就同大家吹吓水,分享下點解相同菜式、唔同做法同埋點解運動消耗被大大高估,令人卡路里「暗算」。

 

睇落一模一樣嘅菜色,熱量完全唔同?!

先講第一樣:同一道菜,不同做法或份量,可以有天淵之別。我哋平時去茶餐廳食個豬扒飯,好多時以為自己食緊一個「正常」分量。豬扒飯咪豬扒飯囉,有幾難估?不過原來同一個豬扒飯,煎豬扒定炸豬扒,差距可以好大。同一份量嘅豬扒,如果用炸既方法煮,因為吸油量高,熱量可以上升百分之二十以上。有時,唔同餐廳刀工同廚師手勁唔同,切出嚟既豬扒厚薄唔一,可能相差幾十克重量都唔出奇。再加埋醬汁有無勾芡、飯盒裡面飯量有無多盛一羮等等,最後整體熱量可以同你想像中完全唔同。

我試過有個朋友話自己忍住唔同外面餐廳食,改為自己煮同一道菜,例如西蘭花炒牛肉,點知幾次下嚟,體重升咗,自己都一頭霧水。原來佢買牛肉時貪方便就買咗雪藏牛腩,煮完之後,油花又多又香口,一食就忍唔住狂掃飯,結果一碟西蘭花牛肉都唔係「低脂」。簡單來講,同一道菜,如果你寧願揀好瘦好少油花的牛柳或牛肩里脊,再用少油快炒,熱量就可以比深夜時段「鹽酥牛塊」低好多。同一道菜名,原來分分鐘可以玩到兩個極端:健康版 vs. 長肉版

 

煮法唔同,個樣都可以一模一樣

不少營養學家提醒,唔單止要睇菜名,仲要注重烹調方式、食材選擇同分量控管。好似出名的美式連鎖餐廳提供的凱撒沙律(Caesar Salad),表面睇落好健康呀,有菜有蛋白質,但個 dressing 其實好高油脂。同一款凱撒沙律,可以因為多放幾塊煙肉、多加兩大勺芝士粉,一份就有三四百卡路里之差!

係香港好多人話要減肥,就衝去食「雞胸沙律」,但又大灑沙律醬,同時要加玉米粒、沙律酱、千島醬,最慘仲要落幾塊炸麵包粒,變成一個熱量炸彈。有個笑話話:「你食咗沙律,但點解仲肥?」就係因為你搞錯以為沙律一定等於健康,又或者唔覺得嗰幾滴沙律醬有幾可怕。

講到分量,仲有個常見陷阱就係唔少香港人「一碟白飯都唔夠」的想法。以前可能打一份燒味飯已經好足夠,但有時睇住隔離台喇,見佢落單話要加多幾蚊變大飯,加飲品又平幾蚊,人就會心思思想要「抵食」。結果,因為「抵」,就迫住自己食落個肚。要知道,飯本身唔係大惡人,但每餐你食落個肚的白飯份量超標,加埋薑蔥豉油汁、叉燒的油脂,幾個月之後,就發現褲頭鬆唔到,先知出事。

好多人都好喜歡計卡路里,但你點計都好,只要份量、烹調方法同隱藏醬汁與調味配料嘅分量冇列得好仔細,你計出嚟的數字可以同實際情況相差 10-30% 以上。因為身體要消化同吸收,也不是光靠一條數那麼簡單。中大的研究(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 2020 年研究)亦有發現,一碗麵底兩種製法(傳統油麵 vs. 少油或健康配方麵),熱量可以相差 20%。好多人以為只是「一樣東西」點會差咁遠呢?其實每個細節都好關鍵。

 

你真係知你做運動消咗幾多卡?

食個陣你估自己食少咗,但做運動個陣啲人又鍾意估自己做多咗。好多運動人仕或者愛靚之人,成日對自己在健身室或者公園慢跑時所消耗的熱量「充滿幻想」。成日聽見人大概跑了 30 分鐘之後就會諗:「我應該燒咗千幾二千卡路里掛?」其實,跑 30 分鐘,耗幾多卡路里,取決於你的體重、速度同心率等。體重約 70 公斤的人以 8 公里/小時 (即大約 7 分鐘跑一公里) 的速度跑 30 分鐘,大概消耗 300-370 大卡。千幾卡路里?真係要跑成個半至兩個鐘,而且仲要保持中高強度先做得到。

好多人都有類似誤解,尤其健身新手。舉鐵一個鐘,又或者單車機踏咗半個鐘,就以為自己「等於」做到好大消耗,回家後開心放心咁狂食雪糕、食炸雞,試圖「補充蛋白質」。結果——唔肥都假。就算某D手錶或者跑步機屏幕顯示話你「今日燒咗 500 卡路里」,其實個數據都只是參考值。因為每部儀器演算法唔同,而且每個人心肺健康、基礎代謝唔同。所以,冇乜科學依據講你消耗幾多就一定準確。甚至唔同手錶的熱量消耗計算可以有 10-15% 誤差。

記住,運動帶畀你熱量消耗,只會在某個合理範圍,並唔會神奇到話跑一步就等於打開魔法吸脂機。點解仲有人跑步會體重「原地踏步」甚至上升?因為當你運動後有疲勞感,身體自然會想補充更多能量。有少少肌肉痛,你又攬住個薯片,慢慢咁幾下就食咗半包。再加上自我感覺良好,覺得「今日好勁呀,燃燒咗唔少」,然後外出吃個奶油意粉大餐慶祝一下。行為同最初減肥目標完全相反。

所以解決方法好簡單:

  1. 食物方面,睇清楚自己點樣煮、煎、炸、蒸,甚至加醬。就算去餐廳,都要嘗試估計一下哪種做法會比另一個更健康。例如蒸魚其實幾好,但有些餐廳勁淋豉油,整個碟都是油鹽共舞。所以,就算蒸魚本身卡路里低,你還要計埋個油蔥汁,就唔同晒。記得有一次食泰式蒸魚,酸酸辣辣,結果老細問服務員點解條魚咁滑,對方話:「我地蒸之前有先煎過,最後淋落椰奶汁」,熱量就衝天咗。你要留意「隱藏細節」。
  2. 運動方面,切忌高估自己的消耗。可以參考一些比較公認的能量計算表格,保持謙虛態度,跑了 30 分鐘就當自己燒了二三百卡左右,好過誤以為500卡、600卡。最緊要多做記錄,留意自己體重、肌肉量變化,用實質數據檢驗自己有冇「燒到」目標。尤其要提醒自己做完運動唔好即刻賴番大食特食,否則就真係拉不來了。

同時,千祈唔好忘記,運動並唔只係為咗減重,仲有心肺健康、情緒管理等多重益處。但如果你個人主要目標就係「想瘦」,就要深明一個道理:只有「熱量赤字」先能燒走脂肪,而熱量赤字並唔只靠運動製造,飲食控制先至係王道。老土也好,老實講,一日運動消耗 300-400 大卡,敵唔過一碟 600-700 大卡的咖哩牛腩飯。你諗諗下,壓力位就係咁嚟囉。

 

用實際記錄,唔好以為咁多

最後,分享一個簡單心得:唔想陷入熱量陷阱,第一步要肯花時間反思同認清事實。鼓勵大家做個「修身日記」去記低自己食咗乜同做咗乜運動,將每日食落肚的東西記錄低來,得閒睇返,會發現自己其實有幾多「不知不覺的額外熱量」衝入肚。每次出街見到勁吸引的蛋糕、炸物,唔好只係想個味道,亦要諗下卡路里同身體負擔。唔使戒得一乾二淨,但要將「大食特食」變成偶爾的享受,而唔係日常習慣。如果唔想下下拎本簿出嚟,其實用電話將每一餐記錄低係一個好方法。

 

行動力方面都要實踐下:建議大家下次想外出食飯,拎手機查一查菜式營養資料,睇下煎定炸,或者簡單問一問侍應同廚師做法,多多少少都可以避過地雷。加上運動之後,先飲水或吃點天然食材補給,好似香蕉、低糖豆漿之類,唔好即刻就跑去買薯條做「慶功」。假如真係好餓,都試下選擇高蛋白、低脂的蛋白飲或水煮蛋,控制住熱量不至於爆煲。

 

記住:熱量陷阱無處不在,唔好以為跑一個鐘就可以放肆兩個鐘,最終得不償失。所謂「少少的學問」就可以拯救體重,你乜都唔做就最容易墮入陷阱。如果你都成日諗「點解我做咗咁多都唔瘦?」真正睇清楚卡路里的真相之後,定出適合自己身體狀況同生活模式的做法。大家一齊少一份自我欺騙,多一份對自己健康的認真態度。至於你話今日打算點樣去控制份量或者再跑多幾步?就而家行動啦,唔好得個諗字。繼續努力!

© 本文由作者【Owen@taekwondowen】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