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與《笑忘書》:放下與接受的兩種選擇

Owen@taekwondowen

Owen@taekwondowen

2025年2月2日

Cover image

如果遺憾是一種無法完全消失的情緒,那麼如何與它共存,便成了每個人的人生課題。《我本人》和《笑忘書》這兩首歌,同樣在探討記憶與現實的矛盾,也同樣描繪了人在面對情感過去時的不同選擇。對於曾經的一切,你是選擇放下,還是選擇接受?

 

回憶的重量:美化還是承受?

這兩首歌以不同的方式詮釋了人如何面對過去的情感。《我本人》帶著一種冷靜的克制,試圖以理性分析去拆解情緒,而《笑忘書》則更加直白地呈現記憶的負擔,承認現實的無奈。這不只是兩種態度的對比,更是對「真正放下」這件事的思考。當我們說自己已經釋懷,是否真的不再受過去影響?還是只是選擇了一種方式去掩蓋?

 

《我本人》的開場便點出了一個殘酷的現象——「人若變記憶便迷人」。當一段關係過去,當事人的輪廓反而變得更具魅力,這是記憶的魔力,也是記憶的欺騙。事實上,這樣的懷念不一定來自於愛,而可能只是因為記憶的深刻與不捨。而當**「你真人 其實陌生得可以記不起」**時,這種懷念便顯得格外諷刺。

相對而言,《笑忘書》的回憶則是一種負擔——「你還在抱著記憶 就似塊石頭很重」。它沒有美化曾經的感情,而是直接將記憶形容為一塊沉重的石頭,讓人難以跨過。記憶並非美好,而是沉甸甸地將人壓在原地,使人無法前行。

這兩首歌在面對回憶時,採取了不同的態度:《我本人》將記憶包裝得比現實更動人,並試圖透過理性來拆解這種錯覺;而《笑忘書》則毫不掩飾記憶的負擔,直接承認過去對自己的影響,並揭示這份沉溺的無奈。

這樣的對比也體現在它們的情感基調上。《我本人》的歌詞更多的是對記憶進行分析,以理性包裝情緒,試圖找出讓自己能夠放下的理由。而《笑忘書》則以一種無奈的語氣,描述記憶的重量與現實的壓力,讓人感受到過去並沒有遠去,而是依舊影響著現在的自己。

 

接受的方式:理性壓抑 vs. 主動浸沒

《我本人》的核心是展現理性的壓抑,甚至帶著某種刻意的冷漠。

「其實你已經是閒人」

這句話看似灑脫,但當我們將整首歌的語境串聯起來,便能察覺其中的不甘與偽裝。既然對方已經無關痛癢,又何必強調?

「我本人 無林黛玉的本領痛心死」

這句歌詞進一步展現了對於悲壯愛情的拒絕。《紅樓夢》中的林黛玉是極致浪漫、為情所困的象徵,而《我本人》的主角則選擇站在現實的一端,拒絕成為一個沉溺於痛苦的悲劇角色。

然而,這種拒絕真的是放下嗎?

最值得深思的一句是:

「我本人 寧願為加班筋歇力疲」

看似灑脫,但事實上,「加班」本來就不該是正常的生活方式。如果一個人真正釋懷,他應該能夠享受生活,而不是以過度的工作來填補內心的缺口。這句話,反而讓人感受到一種自欺欺人的壓抑感,像是在用現實的苦澀去壓制情感的浮現。

 

與之相比,《笑忘書》並沒有透過外部行為來逃避,而是直接將人帶入一個無法掙脫的困境中。

「得到同樣快樂 彼此亦有沮喪」

這句歌詞點出了一個極具現實感的問題——快樂與痛苦並存,成長的過程從來不是只有單一的情緒,而是兩者交錯。「童話書從成長中難免要學會失望」,這句話比起《我本人》更直接地表達了「現實終將取代幻想」的殘酷事實。

在《笑忘書》中,痛苦不是來自於過度回憶,而是來自於現實的壓迫與選擇的困難。這首歌沒有用理性去強行壓抑情感,而是選擇承認自己的不快樂,即使無力改變,也不試圖掩飾。

這種無奈,也讓《笑忘書》的情緒更加深刻。它不像《我本人》那樣試圖找理由來說服自己放下,而是坦然地接受自己無法放下的事實。這樣的坦承,或許更接近真正的接受。

 

放下與接受,真的成功了嗎?

這兩首歌都在努力與現實妥協。

《我本人》透過理性壓抑情緒,以忙碌來填補內心的空缺,試圖讓自己不再沉溺於過去。

《笑忘書》則誠實地面對過去的重量,接受成長的必然痛苦,但沒有找到真正的出口。

乍看之下,《我本人》似乎較為灑脫,但細細品味便能發現,它其實是「用壓抑來取代悲傷」。而《笑忘書》則是「直視現實,卻沒有辦法掙脫」

這兩首歌的主人公都還在學習如何與過去共存,只是他們選擇了不同的方式去面對——

一個用勞累麻痺自我,一個則是無奈地背負一切。

真正的釋懷,不應該需要「加班」來填補空缺,也不應該讓記憶成為一塊揮之不去的沉重石頭。或許,當我們不再需要這些手段來讓自己好過,才能真正放下。

 

那麼,你的回憶是迷人,還是像石頭像重的包袱呢?

 

放下不代表捨棄,懷念不應該變成現在式

 

就筆者而言,筆者不會認同過去應該是放棄的。

 

常說,要放下過去,才能擁抱未來。但是,放下了過去,是否真的代表有空間去擁抱未來呢?就像《我本人》當中的一句,看似接受現實地工作以放下過去,實則上,這並沒有接受現實吧?

 

然而,過去的美好,又是否必須要讓人時刻掛在口邊,抱在心頭呢?

 

我們需要承認的是,現在的自己,是過去所堆積而成的。但是,過去卻不全然是優雅的歷史,我們也會在錯誤中學習和成長,但如果只能夠浸沒在自己的錯誤當中,又如何成功?

 

在新的一年,讓自己學習蛻變。不必全然忘掉過去,也可以來懷念錯對。

© 本文由作者【Owen@taekwondowen】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