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健康而努力運動,便更應該要做對的運動

Owen@taekwondowen
2025年1月20日
疫情後的人們,更加注重了運動和健康的關係,加上現代生活讓許多人面臨長時間的工作壓力,飲食不當與作息不規律,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的發病率不斷攀升。越來越多人意識到,運動不僅能幫助紓解壓力,還能提升生活質量,減少疾病風險。
此外,穿戴式設備如智能手錶、健身追蹤器的普及,也讓更多人關注自己每日的步數、心率及卡路里消耗。科技的普及讓人們對自己的身體健康多了更切身的關係,讓人們更願意在可見的數據下,嘗試令自己動多一點,變健康一點。
然而,這股追求健康的熱潮,是否真正讓我們每個人都更健康?事實上,盲目跟隨潮流而忽視運動的科學性,不僅難以達到效果,更是在白費了自己放棄了其他選擇而去進行運動的心機,你又有沒有想過甚麼運動才能獲得真正的健康?
---
健康的真正意義:不是不生病,而是更快復原
許多人認為,健康的標準是不患病,但這種理解過於狹隘。健康是一種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狀況的完全良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虛弱。這意味著健康不僅是避免患病,更是擁有應對各種挑戰的能力,包括生理和心理上的復原力。例如,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包括情緒穩定,還包括面對壓力和困境時的適應能力。同時,社會健康也強調了與他人建立和維持良好關係的能力,這對整體健康影響深遠。
這意味著,健康不僅是保持當下的良好狀態,更是一種面對未來挑戰的能力。比如,一位接受膝蓋手術的病人,若能通過運動事先積累足夠的肌肉力量,術後復原速度將大大提升。同樣地,慢性病患者若擁有良好的新陳代謝能力,便能更有效地應對疾病對身體的負面影響。
健康的核心在於「復原力」,即使在面臨疾病或手術時,身體仍有能力恢復到接近正常的狀態,而心理上亦因過去的訓練效果,所以更有自信地可以復原。運動正是強化復原力的最佳方式,選擇正確的運動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鍛煉肌肉、促進循環、穩定心理,從而更全面地提升健康質量。
---
粒線體:身體持續能量供給的關鍵
運動能讓我們感覺精力充沛,但究其根本,這一切都與細胞內的一個重要結構有關:粒線體(Mitochondria)。
粒線體是細胞內的「發電廠」,其主要功能是將食物中的養分轉化為身體所需的能量(ATP)。當粒線體功能正常時,我們的身體就能高效運作,無論是行走、思考還是運動,所需的能量都能快速供應。
然而,隨著年齡增長或生活習慣不佳,粒線體的數量和功能會逐漸下降,這不僅導致精力減退,還會增加罹患代謝性疾病的風險。值得注意的是,粒線體的狀態並非固定,它會根據我們的生活方式發生改變。研究表明,規律的運動,特別是帶氧運動,可以促進粒線體生成並提升其效率。
運動時,粒線體不僅能提供能量,還會因持續使用而變得更高效,這就像鍛煉肌肉一樣,可以讓它們更強壯。因此,提升粒線體功能,是增強體能與健康的根本策略。
---
如何選擇正確的運動方式?
既然運動對健康如此重要,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選擇適合的運動?根據科學研究,阻力訓練和帶氧運動的結合,能夠達到最全面的健康效果。
阻力訓練:肌肉的保護傘
阻力訓練旨在增強肌肉力量與骨骼密度,對於改善代謝和防止肌肉流失至關重要。隨著年齡增長,人體肌肉量會逐漸減少,這種現象稱為「肌少症」。缺乏肌肉不僅會影響日常活動,還會導致跌倒風險增加。因此,通過阻力訓練,如深蹲、伏地挺身、啞鈴訓練或使用彈力帶,可以有效增強肌肉力量並保護關節。
而透過有目標的耐力型肌力訓練,不但可以有效地刺激肌肉的呎吋增加,使粒線體的儲存空間擴充以外,亦因應耐力型訓練的特性,使得肌肉的粒線體效率都會相應提升。
帶氧運動:心肺的守護者
帶氧運動則是增強心肺功能的關鍵。透過中低強度、長時間的持續運動(如超慢跑、單車或游泳),心肺功能的效率會大幅提升,從而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改善身體耐力。
更重要的是,帶氧運動能促進粒線體的轉換能力,提升身體代謝能力,持續讓身體有能源供應,讓我們更長時間保持精力充沛。對於初學者來說,每週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的帶氧運動是一個良好的開始,例如每天進行超慢跑30分鐘。
結合兩者的全方位方案
如果想要更有效率地進行訓練,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是一種兼具兩者效果的選擇。HIIT不僅能快速提升心率,還能透過加入力量訓練動作(如波比跳或衝刺),讓肌肉與心肺同步受益。不過,對於初學者而言,這或許是一種過份吃力而且難以達到真正的「高強度」要求,那就得不嘗失了。
---
健康運動的四大原則
為了確保運動效果,我們應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1. **適量而行**:根據自身體能設定合理的運動強度與頻率,避免過度訓練。
2. **循序漸進**:從低強度開始,隨著身體適應逐漸增加挑戰。
3. **多樣性**:結合不同種類的運動,避免過度依賴單一形式,讓身體全面受益。
4. **持之以恆**:運動是一種習慣,而非短期行動,持續才是關鍵。
---
運動與健康的終極目標
追求健康,是我們每個人的權利,也是責任。然而,單靠熱情和努力並不足以真正提升健康,唯有通過正確的運動方法,才能讓身體變得更強壯、更有活力。
下一次當你準備開始運動時,試著問問自己:這項運動能讓我的身體更有力量嗎?能改善我的心肺功能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已經在邁向健康的正確道路上了。
畢竟,為了健康而運動,我們更應該確保自己「做對的運動」。
© 本文由作者【Owen@taekwondowen】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