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來一場GAP YEAR冒險之旅吧!

nadnadlove 愛書.愛寫作.愛生活
2025年1月12日
新年伊始,不少人都會定下新年新方向,忙不迭的定下未來來一年的新任務、工作目標。在工作以外,有沒有想過給自己一年時間來尋找自我,讓自己在日復日的工作中抽身出來放一放假呢!
你可能會道:放下現職或學業去體驗人生,怎麼可能這麼奢侈呢?!且看看不同地方的青年如何運用他/她們的Gap Year吧!你的一個決定,所得到的又豈止是一年的體驗,可能隨時換來對人生翻天覆地的思想革命!
多年前,我也曾夢想自己申請一年的工作假期,花一年時間在外地,如澳洲、新西蘭、德國、日本等地生活,嚮往脫離生活及工作的日常。可是,這念頭潛藏內心多年,卻一直沒有實行,就是放不下工作、家人、固有的生活圈子。。。思前想後,年紀漸長下,各方責任持續加增,不用說Gap Year,就連工作假期也不行呢!
因此,當我閱讀由作者張瓊允主筆的《GAP YEAR,冒險一年又何妨?國際青年們的壯遊年觀察記事》,感覺特別深刻,她本身曾親身參與ICYE(臺灣國際青年文化交流協會),也曾進行過Gap Year冒險,由她親身訪問來自台灣及其他地區的青年之Gap Year生活,特別精彩。
書中收錄15篇台灣及外地青年的Gap Year國際志工經歷,記錄他們的動機、體驗、文化觀察,以及這個人生階段對他們的意義是什麼,並給予過來人的建議與心得。
說老實,大家可能不時會到不同地方或國家旅行,可多數走馬看花,或是以遊客身份遊覽不同景點,無睱也無從了解當地文化、當地人的處事方法、思想行為。。。惟有居於當地生活一段時間,才會略懂當地人的生活習慣、思維文化。。。
發掘自己不同的可能性
在閱讀這本書時,我對兩名名台灣女青年,佳音和怡甄的經歷尤其深刻。前者曾德國和韓國一年,後者則走訪了多個國家,包括德國、洪都拉斯、澳洲、新西蘭。。。堪稱「Gap Year達人」她們不約而同「發現了自己不曾發現的樣貌」,也發掘了自己充滿不同的可能性。
「因為在一個新的地方,完全沒有人認識我,就可以真實的發現我喜歡什麼,或是我不喜歡什麼,然後我可以學習怎樣跟人家溝通,講出我自己真的想法。」
「我本來個性比較急,容易生氣,事情如果不如我意,我就會爆炸!」怡甄從前工作時若做錯事,便會生自己的氣。可是,當她在外地半個地球走一圈後,發現一些地方如澳洲就是步調慢,「生氣也沒有用」,而中南美嘛,則更慢,8時的課堂可以9時或10時才到!
漸漸地,她學懂了:「真的不要生氣,遇到事情,笑就好了。」
擴闊身心境界之旅
書中也記述了一些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到台灣進行一年Gap Year的旅程和得著,從中也窺見東西方文化的不一樣。來自德國的20歲青年Daniel選擇不服兵役先來東方一趟,他選擇在台灣落腳,深刻體會台灣文化,特別是教育方式的差異而令東西方的青年思想不同。Daniel認為西方青年會比同齡的東方青年成熟,因為「父母較少關注孩子獨立這件事。。。」他認為東方父母該「學習放手,不將孩子的人生佔為己有」——相信這是很多東方孩子的心聲呢!
「給自己一段時間出國的人,或多或少都想此機會多體驗國外生活,多走、多看一些地方,不論以什麼形式,都能為年輕的生命增加歷練。」
都說,走過萬里路後,境界也不同了,身心也隨時豁達來,我想這才是Gap Year的一大得著。
你準備好進行一個Gap Year旅程嗎?
© 本文由作者【nadnadlove 愛書.愛寫作.愛生活】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