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願「世界和平」奢侈嗎?

海中地職人

海中地職人

2025年1月4日

Cover image

以往選美活動中,佳麗被問及願望時,部分會答「祝願世界和平」,漸漸大眾認為以世界和平為願望,既老土又敷衍,於是近年極少聽見公眾人物聲言希望世界和平,當然亦不多人再觀看選美節目。今日宣講世界和平,僅在四平八穩重於個性和創意的場合,最近期的是日皇德仁,他在發表新年感言時,指出本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八十週年,祝願世界和平,並祈求日本乃至世界人民幸福。

 

認為祝願世界和平老土行貨,普遍原因有二︰一、認為和平不可能達成,既然人類始終樂於鬥爭,祝願根本無法實現的事,是自欺欺人,游談無根。二、對人悲觀,認為人之所願,不大可能冀望自身以外的事,如果開口閉口國計民生,而不表達個人慾望,總認為此人言不由衷。這兩項想法未必一無是處,只是也毋須偏執於這種思考的進路,形成強烈的定見,放棄丁點改善局面的可能。

 

新年伊始,多個地方已受不和平籠罩。新奧爾良有人駕駛卡車撞向人群,導致十四人身亡;拉斯維加斯汽車炸彈爆炸,多人受傷;黑山(Montenegro)小鎮切天耶(Cetinje)有人在多處開槍,造成十二人身亡。世上還有很多持續發展的衝突,烏俄戰爭、以伊戰爭、美中角力不在話下,纏繞多時的緬甸軍政府與叛軍衝突、蘇丹內戰、薩赫勒地區動亂等,暫未有平息跡象。上述各事呈現不和平影響所及,是大量無辜生靈,他們日夜渴望和平降臨,或已經魂歸異域。有些人身處他方,錦衣肉食,以輕蔑的眼光看待「世界和平」,輕視上述一條一條人命得蒙拯救之急切,也就是「他人之死」而已。任何人可以在情感上以為世界和平老土,但不能否定極多人亟需和平。

 

有何方法可達致世界和平?簡言之是沒有,我隨意問 AI 人類曾經用甚麼途徑以謀求和平,AI 舉出八項:

 

一、宗教、哲學的教導
二、外交及國際組織
三、簽訂和約
四、解除或限制武裝
五、社會運動
六、經濟及政治結盟
七、文教交流
八、人道援助

 

一般人大抵對上列答案報以噓聲,每項都有限制,也不能冀望任何一個方法是靈丹妙藥。上述各項有某程度的效用,效力並非達致童話式的世界和平,而是減少紛爭,令人享有較穩定的生活。在運作此等方法的歷程中,人類也調整篩選,例如在教育方面,引導下一代正確認識歷史、其他種族(當然有些地區開倒車);國際組織維護和平的效力低,就會解散,如國際聯盟,今日的聯合國將來如何則未可知曉。即使沒有方法締造絕對和平的聖境,但如果因為未臻完美,就揚棄所有減少紛爭的方法以至取向,就會把遭受慘禍的人推向更惡劣境地。

 

至於認為人總是自私,所謂祝願世界和平不過虛偽,就是把人惡劣一面放得太大,而無視人向善的可能。毋須為善事設定極高標準,要求別人一聽聞他國慘事就捨身搶救。耳聞目睹他人遭遇,而動慈悲之心的,大有人在;加以實際行動,譬如捐款、呼籲他人關注、投身相關工作的,有我們所知的,亦有低調為之,而絕少向人提及的。若輕言世人皆自私,而祝願世界和平屬虛偽,可能他們身邊只圍繞錙銖必較、睚眥必報的人,亦可能他們仍可見慈悲之心和行動的人,但成見太深,態度過於消極,終究無視好人好事,反倒把這些人和事解讀成虛偽,自己當然也不動一根脛毛。

 

單純祝願改變不了甚麼,一顆星不足以照亮漆黑的天空,但如果群星將滅,尋常人凝望夜空,只會慨嘆連一顆星也沒有,消沉自棄。小人物在時代洪流,似乎難以成就大事,但若連內心的點點燭光也吹滅,在心態上、行為表現上都昭示更大的無望。二零二五年未必要樂觀度過,可是在內心、在週遭,鋪設何樣星空,還是可以選擇。

 

©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