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下行,過冬有妙法

海中地職人
2024年12月20日
本週末冬至,華人重視它,甚至有謂「冬大過年」。大概古時農耕社會,秋收冬藏,能夠捱過冬季並非必然。一歲將盡,衣食猶足,誠然值得慶賀,全家聚首一堂,享天倫之樂。香港早已步入後工業時代,社會豐裕,大部分人不愁衣食,冬至不是生死存亡的門檻。然而二零二四年卻是經濟寒冬,市面幾乎哀鴻遍野。危機即契機,窮則變,變則通,憑藉轉變思維,積極奮進,香港人仍可跨過年關。
首先申明,本文只分享香港尋常百姓度過經濟困境,只談民間日常生活;香港政府與商界,近年彷彿與民間活在平行時空,我無權置喙。達觀積極的思維可不是我胡謅,而是港府官員一早仙人指路。去年四月,房屋局長何永賢引述屯門居民言論,不嫌屯門進出市區交通耗時,稱「出入青山公路是洗滌心靈的快樂旅程。」今年十月,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施政報告」,立例規管劏房,聲言合資格、獲登記的劏房會搖身一變為「簡樸房」。李特首還無懼商店結業潮,豪言公司「執十間開十六間」。我們毋須歪曲事實,只須轉換角度,消解不必要的前設,自可另闢蹊徑。
方今消費凋敝,夜市尤其慘淡,不少仗賴夜間生意的商鋪、食肆連番叫苦,部分還因為夜市不振導致結業。這是市民減少消費的結果,單是一項「減少消費」,就下開多項益處,市民可以趁機建立好習慣。
一、促進節儉
都市的消費本來依賴很多人的「想要」來支持,而非「需要」,既然銀根短缺,商鋪零落,銷售氣氛淡薄,市民可以乘勢培養節約習慣,回歸「應使才使」的消費模式。先控制錢包,進而控制心靈,詰問靈魂深處自己真正需要為何,不難發現原來真正令自己滿足的往往免費,或可用非常低廉的代價取得。
二、全新體驗
節儉並非苦行,或全然不花錢,甚或出國旅行也不為過,但該等消費是精挑細選,去蕪存菁的。例如旅行,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當然以微薄旅費換取珍貴體驗,所謂珍貴,就是具備長久價值,自己素常難以取得,也難以與其他人交流所取得的,即是刺激視覺的獵奇表演、酒肉穿腸過的菜餚、人人打卡的熱點,都不在考慮之列。如此旅遊,屬尋幽探秘,切實體味風土人情,與即日過關吃盡元素週期表的成份,不可同日而語。
三、邁向健康
減少消費有望導向較健康的生活,都市人減少開支,先是削減外出用膳的費用,當今香港人不光顧餐廳,好些人以兩餸飯取代,這並非良好選擇,大可自行下廚,份量、材料可自行掌握,煮出健康菜餚。部分港人前往美加、英倫,稱外出進膳價格高昂,也不易找到合口味的餐廳,當地人亦多下廚。無數人仍會抱怨工時長、烹調費時,指稱下廚的條件不足。然而已有不少善心人教授適合都市人的快煮方法、一人餐單等,如果外出用餐變得不可行,既然機會來臨,大可再加探索。
上述是從消費者角度,推敲經濟轉差市民求變之道。經營生意的人在市況蕭條下,考驗更大,但亦未嘗不是革新的機會。荷蒙港澳辦主任夏寶龍醍醐灌頂,指出香港要「銳意改革,主動作為」,現在部分商場烏燈黑火,死場處處,正是產業轉型的時機。好比森林大火,一個月來把大片林木燒至殆盡,塌樹枯林卻暗藏生機,一段時間後,動植物就找到營養和棲息處。近來夾公仔店湧現,進佔本來不及承租的商鋪,遍佈全港,就連在核心商業區,過往三年,由九間躍升至二十九間。香港和很多發達地區類同,進入發展的樽頸,論勤懇從事某行業,很多人發覺事業的晉升階梯被堵塞;論創業,礙於經營成本、市場飽和、產業單一,異常困難。現在經濟下挫,連一向富貴的大陸旅客也主張來港不花一毛錢,本來名店林立的1881名副其實「十室九空」,正是商業洗牌的時機。夾公仔店是時勢促成的商業類別,有否其他可行路徑?靈活多變的香港人必定找到生機。
姑且設想如何靠夾公仔店創業。夾公仔機可以編寫方程式,設定鉗的抓合力度、緊抓的頻率,影響玩家成功夾掉公仔的機率。香港的夾公仔機為人詬病,很多人指控台主(夾公仔機的持有人)設定至能鉗掉公仔的機率過低,甚至達騙財的地步。創業者可以提供增值服務,設保底制,即若干次失敗就獲贈公仔;提供節日優惠,例如聖誕節、情人節、七夕等,情侶玩三次送一次;適時切換主題,例如近來社會大吹熊貓經濟,可設專夾熊貓公仔的機,他日中國發射火箭或人造衛星,又設專夾太空科技公仔的機。我亂講一通,旨在拋磚引玉,香港遍地才識之士,自有妙計。
隆冬終會過渡,經濟不景則暫不見盡頭,還是要積穀防饑,應該削減的開支盡行削減。反正有「香港要改革」、「經濟大洗牌」諸般人諭天啟在前,所謂「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香港特區問責官員更該肩擔使命,帶頭減薪,身體力行簡約生活,視為「洗滌心靈的快樂旅程」,如此香港社會貧富貴賤,不論在日常生活、心靈、經濟等方面,定必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