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改名,齊轉運!

海中地職人

海中地職人

2024年10月19日

圖片來源︰Markham Public Library
圖片來源︰Markham Public Library

香港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本年的施政報告,公佈過百項措施,多項異常矚目,例如在大廈林立的市區推動「低空經濟」、在設有無名公墓的沙嶺改劃用地以興建數據中心。另有一項不少人關注,就是規範劏房,其中內容既惹笑,又發人深省,可謂莊諧並舉。


 

李家超稱目前市面有不少劏房不合乎最低的居住標準,未來設登記制度,所登記的劏房面積須不少於八平方米(比一個標準車位小),並要設置窗戶、獨立廁所,合資格的劏房將稱為「簡樸房」。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稱「劏房」意思太負面,若單位合乎新規定,稱之為「簡樸房」,是「踏實的想法」,又指簡樸就是簡單、樸實,反映計劃的精粹。


 

政治語言往往避重就輕,手法高低當然有別。方今香港特區算是「政府明知市民瞭解政府視他們為傻仔,仍然照講」的一種。西方政府在殺死敵方頭目時,往往不稱「殺」(kill),而用「消滅」(eliminate),近年部分還用「中和」(neutralise)這刻意沖淡血腥味的字眼,把敵方視為有害化學物一般。改變稱謂,以至由語言附帶的定性,這就是運用政治語言的本旨。人類改變名稱的做法有深有淺,意圖有異,最貼近人的就是人改名換姓。


 

現代華人改名不算盛行,但偶有聽聞。有些人可謂不改名根本難以生存,例如不少上世紀初出生的,以牲畜命名,如「牛」、「九」(「狗」的諧音),父母認為動物粗養,以此為名子女容易養活。有婆婆單名「賤」,或許家境貧困,又或當時男尊女卑,生下女兒就算賤。有女士名為「轉男」,父母希望下一胎誕下男嬰,竟把冀望寄託於女兒的名字之上。其餘改名的,多半基於風水術數,兒童少年改名是受父母擺佈,說是家中這樣欠缺那樣過盛;成年改名絕大部分自願,多是自問命途多舛,時運阻滯。這些與掃平祖輩刻下的一個「賤」字截然不同。


 

確切掌握風水術數的門檻很高,要瞭解改名背後的依據,恕我不能企及,若只從旁觀看經修改的名字,可發現兩項常見特點︰一、偏旁改變,特別是與金、木、水、火、土有關的字,大概出於五行要調整。另有些包含明顯意義、扣連至五行的偏旁,如「日」,也成為除去或加添的對象。二、部分更改後的姓名與未改前讀音相同,或許是該人既要透過改名轉運,又避免以往相識喚不出自己名字。當然也有徹底變換名字,單看名字直是想像不到原來屬於同一人,既然改名,這等改變算是正常,就不以此為特點。上述改字形、留字音的特點,舊相識乍看名字,還以為誰人寫錯字,少不更事者還可能查問究竟,稍有閱歷就知名字就是指向自己所識的人,起初或會覺得突兀,心想怎麼把名字改掉,砍掉原本優雅的木,失去本名的平衡;或在平地燃點火焰,或潑來一灘水,像使法術般水火運轉;明知他不是富有,卻非三餐不繼,在某個尋常的字旁放一塊金,拜金得張冠李戴。品鑒新名字一番,壓下因好奇而生的發問,想像對方經歷甚麼,把一個本來代表自己的名字削去又重塑。


 

認為值得改名的人當然支持一套理論,其中不免指稱名字對人的影響很大,因此名字不改,宛若腫瘤在身,甚於養毒;大師金筆一揮,換兩個字,從此撥雲見日。他們還會聲言︰「我已非常努力,嘗試無數方法,人生還是諸事不順,就是名字作怪,一座巨山堵塞前路,改名就是挪開這座巨山。」他們不深究所謂努力是如何努力、往何處著力,方法是妙法還是屎橋。驀然回首就嗟嘆一事無成,因為還有改名這一途徑未嘗試!


 

「改名能夠改運」這一命題是否真確,我學力低下,無從判斷,討論下去,有如「上帝是否存在」般各自表述。然而相信改名能扭轉困厄的人懷有強烈傾向︰「要改進的不是自己,而是名字!」判斷思想的好壞有兩種層面,一是該想法是否切合現實,二是該想法能否引導那人有健康合理的生活。在未能考究改名能否改運下,倚賴改命來解決問題的想法就不健康,不發掘所有能改善自身的可能,轉而把困境歸咎於環境、命格、鬼神。這種思維一旦形成,可能會構成沉淪的螺旋,即是一有諉過於外力的方便出路,就奢望矯正自己以外的事物,以達心中目的,而一直忽略自身缺陷;實際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又越發冀望改變身外事物,問題亦一直滾存下去。


 

我不知全香港有多少市民認為「簡樸房政策」合理可行,民意調查認真做起來,不知會否遭喝停。如果相信改名會改變哪種能量,會帶來運數上怎樣連鎖效應,直是改變了某人之所以為人的性質,也務必相信「劏房」搖身一變「簡樸房」,迅即解決居住問題,為李家超號稱改革的政策鳴鑼開道,高歌猛進。


 

©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