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系列】喚醒體內老虎 如何避免被舊日創傷吞噬

nadnadlove 愛書.愛寫作.愛生活
2024年10月15日
你有沒有經歷過恐懼、驚嚇、羞愧、無能為力的事件或場面?記得當時的你有甚麼反應嗎?
在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沒有遇過以上場景,也不可能沒有心理創傷,分別只在於程度不同和影響力有別之分。當人面對心理傷時,反應如何呢?
最近,我讀了一本令我印象深刻的書——《喚醒老虎》,本書是由醫學物理學家Peter Levine(彼得。列文)撰寫。他鑽研創傷和壓力30年,將多年的就診及研究經驗總結成書。
你知道嗎?原來在大自然中,動物在面對創傷時,身體會作出不同反應:戰、逃、僵,當戰、逃兩種方式受到挫敗時,便開始呈現僵直(停滯)狀態,將強烈的能量諸如驚恐、害怕的情緒,和戰鬥、逃跑等本能反應鎖進身體裡。當脫離危險後,動物可以迅速地復原過來。
那麼人類呢?
「我們恐懼時,身體會警戒;在極度恐慌時,身體會僵硬,乃至癱軟無力。」
人類雖然也會有僵直反應,但卻因為生理機制,如擁有比動物還要發達的皮質層大腦,善於思考,而且更理性,因而無法快速復原。當這些龐大能量無法得到釋放後,便會形成創傷,最後以後遺症形式存在我們體內。
原來,當人遭遇重大事件時,身體會做出保護性反應,當逐漸恢復正常之後,身體的反應趨之緩和。
「假如這種恢復過程受到阻礙,創傷的效應就會固著,讓當事人受到創傷。」
童年創傷記憶深植腦海
讀着這本書時,我憶起半年前的難忘經歷。當我在橫過馬路時,冷不防有一輛計程車從轉角位駛入,並且沒有停下來的跡象,我清楚記得當時交通燈是綠色的。當時車輛與我還有少許距離,但我當下的反應是——呆若木雞,一雙腿突然似是動彈不得,兩三秒後我才能反應過來,急步跑過對面,避開該輛車。
此刻,我在想,這是「僵直」反應嗎?
危機過後,一幕童年時險些被車撞倒的情景立刻浮現腦海。當年,才十歲的我,也是望着差點要撞上來的大型混凝土車不懂反應,同樣是「身體會僵硬、無力」。這可是書中所述的創傷「重現」嗎?
作者指出,不少人在創傷後的處理方法不當,或被抑制了復原能力,「沒有走出原始的僵直反應,不把殘餘能量放出去,就會繼續被困在創傷迷宮。。。」
創傷未及「轉化」如被猛虎一再吞噬
我們都聽聞過不少戰場老兵和強暴案受害者會數月、數年反覆講述當年的經歷,當中的憤怒、恐懼和悲傷,事隔多年仍然存在,即是創傷並未成功「轉化」的後果。更多創傷未解決的表徵還有:否認創傷、創傷反應延遲出現、性格突變。。。
作者認為,要治療心理創傷,不必採用長期藥物治療,不必挖掘舊時記憶、重新體驗痛苦,而是通過「轉化」和「重新協商」,將能量和恐懼消耗出去,換言之,喚醒內在深藏體內的老虎,並將它轉化,那麼,這猛虎將不會再吞噬你!
誠然,讀這本書並不輕鬆,它儼如是一部精神心理的學術書。然而,這是一本相當有用的書,你可以透過此書的個案認識創傷,也可通過練習幫助自己或親友克服心理創傷。
© 本文由作者【nadnadlove 愛書.愛寫作.愛生活】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