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同事從大樓一躍而下

潘豫
2024年9月30日
本文涉及自殺敏感議題,請酌情閱讀。
那一天,我如常在上班的路途,到達辦公室的樓下時,我看到了管理處架起了圍欄。當時心裡就有疑問是否有事情發生,但另一邊廂又想可能只是一般的維修工程。我沒有停下,踏入了辦公大樓,乘坐電梯回到了辦公室。
當時的我任職公司的接待員;十五分鐘過去,正當我以為今日將會又是平凡一天的時候,有兩名警員步出了電梯。他們手持一張白色門卡,問是否屬於我們公司。
我接過門卡,放在讀卡感應器上,公司的玻璃門此時緩緩打開。這個時候我已經知道發生什麼事了,我緊急向上司通報事件,後續發生了什麼已經成為了破碎的記憶。
這位同事是一位年輕的帥哥,身材健碩高大,三十左右出頭(看起來)的年紀已經在公司擔任中層職位。從他第一天上班作為接待員的我就已經滿在意他的。我和他只是點頭之交,我們不算認識。那一天他提早回到了辦公室,用門卡打開了通往天台的後樓梯門。那一天,他選擇了從四十層高的大樓一躍而下,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後來才知道他選擇離開的原因是因為感情糾葛。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可與人言無二三。其實人生真的好苦好不容易,其中最苦莫過於求不得。渴望但得不到的實在太多,事與願違的遺憾實在太多。總有些日子,我們感到心灰意冷,心中或多或少牽起了想一走了之的念頭。
最近我在網上看到了一些印度遊記影片,博主孤身一人遊歷孟買最大的貧民窟達拉維,看到生活條件如此惡劣的民眾尚且掙扎求存,令我對人生有另一番領悟。大家都是人,為何有人可以高床軟枕,有人卻要與垃圾堆同眠?我明白,人生不是鬥慘大賽,什麼活得比你慘的人多的是等等這種話對於打算離開人世的人根本是毫無意義。作為曾經嚴重經歷憂鬱的我比誰都更明白。
9月10日為「世界防止自殺日」。根據香港大學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的統計數據,2023年香港總體的估算自殺率為13.6^,亦即是每十萬人當中就有約13人死於自殺。一些外國的統計數據亦表示,有10%至18%的人一生中曾經有自殺念頭,有大概5%的人更曾經付諸行動*。儘管如此,網上同時亦有不少自殺生還者慶幸自己存活下來,他們向世人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不管眼前的障礙看似有多大,有多不可越過,其實都只是人生路上的一道坎而已。不管發生什麼事,時間仍然會流淌,一切總會過去。
世界上若是存在至少一位值得在意的人;心中若是至少還有一件想做的事。
能否答應我你會選擇繼續留下?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4小時情緒支援熱線:2389 2222
生命熱線24小時預防自殺熱線服務電話: 2382 0000
^ 防止自殺研究中心根據香港死因庭於2024年7月31日前所提供的死亡登記而作出的推算。
* 引述自台灣衛生福利部。
© 本文由作者【潘豫】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