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愛,讓不可能變可能!

Ruby Wong

Ruby Wong

2024年9月21日

Cover image

          如果你是一位跑步熱愛者,相信你一定聽過馬拉松父子檔「Team Hoyt」的感人故事。不管是父親為兒子作出的無私奉獻,抑或是兒子為著父親而努力求存,他們極不平凡的人生,皆令人津津樂道,值得我們再三回顧。

         1962 年 1 月,美國的 Rick Hoyt ,因為出生時被臍帶纏繞頸部,導致四肢癱瘓與腦部麻痺。醫生建議其父親 Dick Hoyt 將他送往療養院。但他沒有這樣做,反而把 Rick 接回家,當作正常人般照顧。為了支付龐大的醫療費用,父親每天打 3 份工,母親則擔任 Rick 的家庭老師,教他讀書寫字。

         12 歲那年,醫療機構為 Rick 發明了一台前額感應裝置,讓他能透過搖晃頭部,來選取螢幕上的英文字母,從而表達自己的想法。你猜 Rick 的第一句話是什麼?他說:「Go! Bruins!」(指:美國冰球隊「波士頓棕熊」) 。從而可知, Rick 對體育有多熱愛。

          15 歲時,Rick 就讀的高中正要舉辦一場長跑活動,為下半身癱瘓的運動員籌募生活經費及醫療費用。Rick 深切明白有關的身體痛楚及醫療費用的開銷壓力。於是,他向父親提出要求,請 Dick 推著坐輪椅的他參加是次籌款活動。雖然 Dick 喜愛運動,但並非跑步健將。他甚至連 1 英里都無法完成。然而,為了完成兒子的心願,他決定一試。

          結果,他們順利完成 5 英里的路程。是次活動讓 Dick 血尿了三天,雙腿痛了兩週。然而,他沒有為著當初的決定而後悔。那是因為,Rick 在到達終點後說的一句話:「爸爸,你知道嗎?當我在跑道上奔馳的時候,我忘記了自己是行動不便的。」這句話啟發了 Dick。原來,只要專注和勇於嘗試,人是可以衝破極限。

          從此以後,父子倆一起參加不同的馬拉松及三項鐵人比賽,更成功維持長達 30 多年的波士頓馬拉松參賽紀錄。他們不屈不朽的精神傳遍整個運動界。主辦單位甚至在他們第 30 次參加比賽那一年,根據二人比賽時的模樣,為他們打造銅像,並刻上他們的勵志口號:”Yes, you can.” 作致敬。

          有一次,父子倆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被問及參加比賽的原因?父親笑言:「我的力量來自於 Rick ,他就是我堅持與奮戰下去的動力。我愛我的孩子。我只是單純希望他能夠和別人一樣,透過我的雙腿,親身體驗生命中的每一個美好時刻。」至於 Rick,他說:「我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推著父親跑一次。」縱然這是一個難以實現的願望,但足見 Rick 與父親之間的感情有多深厚。

          二人相繼於 2021 及 2023 年離世。每次在社交平台觀看他們的故事時,筆者總會不自覺地流淚。人生匆匆,我們在乎的不是生命的長短,而是留給世人的價值。所謂的遺憾,往往不是事情的結果,而是意識到自己其實有能力做到,卻一直沒有認真去完成。有一天你會發現,最讓人感動的一刻,未必是達成目標的瞬間,而是你慶幸自己擁有踏出第一步的決心。

          期望大家都能掌握自己的人生。所指的,並非事事都要控制在自己手裏,而是當不幸的事情發生時,我們仍能從容面對,笑看人生。就如 Hoyt 父子一樣。請記著,即使世界沒有向你展示微笑,你也可以用微笑改變世界。

 

© 本文由作者【Ruby Wong】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