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冷飯也考功夫——《Code Geass 奪回之羅薩》劇評

海中地職人
2024年9月14日
網絡動畫《Code Geass 奪回之羅薩》於本年夏季播放,部分動畫迷急不及待追尋魯魯修和 C.C. 蹤跡,觀賞完十二集,有人說︰「我看了,所以你不用看。」數算它缺點的評論已有不少。本文只從「炒冷飯」的角度,可以用一句概括本作︰雷聲不大,雨點更小。
製作公司是以機甲聞名的 Sunrise,運用 Code Geass 這招牌,動畫迷必定知悉這沿襲《Code Geass 叛逆之魯魯修》的概念,《叛逆之魯魯修》第二季大結局播映已是十六年前的事,此後曾推出外傳《亡國之阿基德》(2012年)、劇場版續篇《復活之魯魯修》(2019年)。外傳沒引起多大關注,劇場版把玩原有角色,死者也可復活,以今日的語言來說,非「消費死人」莫屬。不論是否《Code Geass》迷、從喜好抑或鑒賞的角度,都極易取得劇場版是垃圾的結論。因此說今次同時推出電影版和電視版,動畫迷是否很期待?不見得,畢竟上回失望過,見過鬼也怕黑;新世代的動畫迷或許認定元祖《魯魯修》是老番,Code Geass 對他們而言沒有號召力。
炒冷飯指作品重用舊有概念或架構,甚至沿此發展,觀眾可大致猜測劇情如何推進,於是炒冷飯的優劣,在於執行(execution),包括劇情進展的適切度、角色發展的過程、交代角色的走向等。廚房裡堆放現成的飯和配菜,炒得如何就看廚師的功力。《Code Geass 奪還之羅薩》沒有拋出嶄新意念,執行劇本時也顯得平庸。
Code Geass 的故事主軸當然是 Geass 的特殊能力,《奪回之羅薩》的主角皇朔夜擁有的 Geass 和魯魯修一樣,是令對方絕對服從命令,全故事 Geass 起重要作用的是一開首皇朔夜已向另一主角阿修施以 Geass,後來他受 Geass 施予的命令被解除,引起兩人矛盾。除此之外,Geass 在劇中沒有很強的承轉作用,或許能利用 Geass 發揮的橋段在《叛逆之魯魯修》已玩透了,《奪回之羅薩》中運用假身份反而比 Geass 重要。劇中粗略提及皇朔夜獲得 Geass 的經過,然後也是非常倚重它的力量,後來仍無力挽救頹勢,心灰意冷,痛定思痛後再度運用 Geass(只在阿修身上),再投入戰鬥。部分內容直是角色以對白直述,或幾個分鏡的回顧就算交代過。一分析之下,可見這等內容是《叛逆之魯魯修》以四十多集呈現的,而《奪回之羅薩》只用十二集,已經不能說濃縮內容,而是草草帶過。
Sunrise 擅長製作機甲動畫,Code Geass 另一主要元素也是機甲,《奪回之羅薩》的機甲算是合乎水準的,但也沒有出色之處。就全作品論,該等機甲應該與劇情推進有關,本作與機甲相關的劇情也是不從何來、往哪去的。故事一開首已設定兩大主角是「無名傭兵」兄弟,行俠仗義,並擁有先進的 Knightmare Frame(故事中的戰鬥機械人),一個落難皇族、一個叛變軍人,不知哪裡找來如此武器。後段又不知為何硬要祭出前作的重要角色,舞一回機體,講一句對白,結果樞木朱雀、紅月華蓮、 Cornelia 都擔演路人過場。觀眾一看之下,難以理解這是眾星拱月、借舊角色賣模型,還是嫌製作經費過多,特邀大牌聲優助陣(卻講一句對白)。
全劇最犯駁的是堂堂新不列顛帝國被挪蘭德(Norland ノーランド)一名重臣操控,並秘密動用舉國之力,開發足以消滅全人類(包括不列顛人)的武器,原因不明。劇中粗略顯示挪蘭德只是軀殼,其實盛載舊神聖不列顛帝國的查理大帝之意識。姑勿論為何、如何、甚麼人運用這種起死回生技術,既然是查理大帝的靈魂,理應繼承他的意志,就是令全世界的生靈同歸於一,而非簡單地同歸於盡。本作借用查理大帝的名號,甚至他暴君的形象,套用於挪蘭德上,也方便地把他塑造成肇禍的大魔頭,結果漏洞百出。當這一點也站不住腳,代表《奪回之羅薩》的故事起始——包括阿修弟弟被殺、皇朔夜家遭滅門、皇朔夜與春柳宮櫻被逼分離——都無從說起,即是一眾坐穩細賞十二集的觀眾,意圖發掘故事始末,最終拍案斷定︰我們看了本無根基的故事。
老廚師教人炒飯要注意的事頗多,例如手法要快,確保每夥飯粒接觸鑊,火路適中,注意材料乾濕,適當時候加入配料和調味料。起鑊時要「猛鑊陰油」,即是鑊要燒熱,再倒入未經燒熱的油。《奪回之羅薩》未等鑊燒紅,就把一堆材料倒進鑊裡亂炒一通,乾濕材料不辨,似乎炒得夠十二集,就上碟端來。或許癥結是十二集太短,製作方無法鋪陳故事。當然故事講得長也不一定就是好,且看某地官員經常聲稱「講好故事」,講出鳥來,該地法官審案的判詞冗長,也不見得說服大眾。如是製作方該考慮的是︰一則增多經費,延長故事,製造空間自圓其說;二則維持十二集,忍痛裁剪故事,去蕪存菁,總勝於大雜燴。
炒冷飯是否必然代表黔驢技窮?不一定,利用原作故事設定和人物,延續創作,相隔多年也好,仍有佳作,例如《Psycho Pass Providence》,有機會再與大家談談。
©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