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ChatGPT 來做功課?你還沒試過這種高效撰寫方法!

Owen@taekwondowen

Owen@taekwondowen

2024年9月14日

Cover image

近來和一些在學或剛開始入讀大學的朋友說「你們出生在這個年代真的很幸福」。最大的原因,莫過於現在要撰寫論文,有了超級強大的工具ChatGPT協助,而且不少院校都有校方提供的板本,令學生使用的成本大幅降低。不過,雖然說ChatGPT是這個年代的產物,但是不代表這個年代的大專學生就懂得使用,為此,筆者嘗試以這系列為主題,為同學們展開使用ChatGPT的大門。

 

讀書的日子,翻查資料,文獻回顧之類,總是極為很費時,由備課到寫報告、做功課前,難免也會想:如果可以省下一點時間在查資料上就好了。其實現在已經有AI工具,像是 ChatGPT,讓你可以快速查找資料,省去無聊的重複搜尋工作。這篇文章就教你如何用 ChatGPT 來輔助學術研究,讓你在功課上有更多時間發揮創意、提升效率。


 

ChatGPT 讓你查資料像Google一樣快!


用 ChatGPT 最大的好處是,它能快速幫你整理出一個主題的背景資料。你不再需要一頁一頁地在Google或圖書館裡翻閱文章,只要問它一個具體的問題,它就能立即回應。


 

範例:

「可不可以簡單介紹一下氣候變遷?」

「告訴我20世紀最重要的經濟理論吧。」


ChatGPT 會立刻為你提供一個簡單明瞭的概述,讓你一秒了解這個話題的來龍去脈。


 

提醒:

ChatGPT 雖然方便,但它不是專門為學術研究設計的,所以你要記住:它的回答只是起步,真正要引用還是要從專業期刊和書籍中找到可靠的來源。當然,你也可以通過結果,再要求ChatGPT作進一步的資料整理和分析,比如:

 

「整理你所引用的文章XXX當中的重點」

「請為你的文章XXX提供進一步的分析或資料來源?」


 

讓 ChatGPT 幫你找重點,研究深度再升級!


 

當你有了基本了解後,可以利用 ChatGPT 挖掘一些更深入的細節或關鍵點。這讓你不但能掌握資料,還能對主題有更深的理解。


 

範例:

「氣候變遷對全球農業有什麼具體影響?」

「凱恩斯主義和古典經濟學有哪些本質區別?」

 

這樣的問題會幫助你跳出表面的資訊,進入學術討論的核心,搞清楚每個議題背後的真正含義。

 

提醒:

有時 ChatGPT 給出的回答可能略顯簡單或跳過了細節,所以一定要將它的答案與其他資料來源對照。要緊記,ChatGPT是你的助理而不是取代你,你本人還是需要透過時間來閱讀,理解和分析當中的資料,但是,當你遇上不解是,仍然可以要求ChatGPT為你提供更多幫助,例如:

 

「農業本身還會有什麼元素對其產業影響?或者農業的產量下降會有什麼問題?」

 

用 ChatGPT 幫你快速生成文獻引用,讓功課更省時


在筆者讀大學的過程當中,正確的文獻引用格式往往極花時間在心機,誰又沒在寫報告時被參考文獻格式搞得頭昏腦脹呢?不過,現在有了ChatGPT,便 可以幫你解決這個煩惱,快速生成 APA 或 MLA 格式的參考文獻,讓你把時間花在更重要的內容上。


 

範例:

「幫我生成這本書的APA格式引用:Smith, John. 2020. Climate Change and Global Agricul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為這篇文章所有引用資料都轉換成符合APA 格式」

 

 

提醒:

雖然 ChatGPT 生成的參考文獻很方便,但最好再核對一下格式,確保每個細節都正確無誤。特別是仔細檢查會否有些非文獻的資料被誤以為是文獻,甚至有否自己「老作」文獻。要知道,ChatGPT其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他的AI幻覺,所以再一次強調,ChatGPT只是助理而不是你。


 

 不止查資料,還能幫你鍛鍊批判性思維!

 

做功課時,你肯定不想只是簡單羅列資料。ChatGPT 還能幫助你進行反向思考,甚至讓你挑戰自己的論點。這樣你的報告就不會顯得單薄,而是多了深度。


 

範例:

「氣候變遷是自然循環的一部分嗎?有哪些反對觀點?」

「對凱恩斯主義的經濟學有哪些批評?」


 

舉一反三的文章往往更具說服力,又或是能夠增潤你文章的深度。這些問題能讓你從不同角度看待問題,也可以讓你在總結的部份突顯到你的文章有縱觀不同的角度才得出現在的結論。

 

提醒:

記住,ChatGPT 只能幫你開啟思路,最後還是要靠自己再進行細緻的論證。因此,你可以特別設定一些問題讓你能夠更好的了解自己的文章和其他觀點的異同,例如:

 

「將本文的所有論點用列表整理,並且為每個論點提出反對或比較。」


 

靈感不足?用 ChatGPT 找新方向!


有時候做一些開放式的題目,最怕的就是靈感枯竭,或者方向感不足,完全不知道應該如何開始。ChatGPT 是你最好的靈感觸發器,通過不同的提問,可以激發你思考出新的研究方向。


 

範例:

「最近氣候變遷相關的熱門研究議題是什麼?」

「有什麼跨學科的經濟與環保相關研究方向嗎?」

 

這些問題可以讓你從不同的視角切入,找到適合自己研究的創新主題。當然,你甚至可以更簡單地提出:

 

「我想撰寫和氣候變遷相關研究,你有什麼題目建議嗎?」

 

引用ChatGPT的局限性

雖然ChatGPT無疑是一個強大的助手,但助手就是助手,你才是最重要的主角。ChatGPT的回答基於訓練數據,這意味著當中的資料可能不是最新的研究成果或特定領域的深度專業知識。想像一下,你在查找一個關於氣候變遷的最新科學研究,而ChatGPT卻引用了五年前的資料,那是「用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了!

 

因此,當使用ChatGPT時,務必要像一位精明的廚師,仔細檢查每一個食材的來源,確保你獲得的是最新、最可靠的資訊。畢竟,真正的學術研究不僅是資料的堆砌,而是對知識的深刻理解與批判性思考。

 

ChatGPT就像是一把雙刃劍,它能夠幫助你在學術的旅途中加速前行,同時也需要你謹慎把握。當你善用這位AI助手時,不僅能快速找到資料、生成引用,還能激發你的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讓你的報告更加豐富多彩。但請記住,學術的核心你本人對於相關學科和知識的思考與理解,而不僅僅是資料的收集。將ChatGPT視為你學術旅程中的導航儀器,卻不忘親自駕駛這艘船,才能探索更深的知識海域。

© 本文由作者【Owen@taekwondowen】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