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健身房,就無法做運動?智能健身設備的潮流選擇

Owen@taekwondowen
2024年9月11日
健身中心結業,是否代表沒法再做運動呢?在再一次投入健身室的懷抱前,如果你也有考慮在家運動,不妨可以思考一下以下產品。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用健身設備出現,讓我們可以輕鬆在家進行鍛鍊,甚至無需傳統的健身房。尤其在疫情後,智能健身設備的興起,為運動愛好者提供了更多選擇和便利。
三種新興智能家用健身設備
智能阻力訓練系統
Tonal 是一款革命性的家用健身系統,結合了力量訓練和AI技術,無需傳統的重物器材。其數位重量系統提供最高達 90 公斤的阻力,且內建的智慧教練可以即時給予姿勢反饋,讓用戶更安全有效地完成訓練。這款設備尤其適合空間有限但又想進行力量訓練的人士
健身鏡/電視
另一款產品會以鏡子或電視的形式出現。智能健身鏡子在不使用時,它就是普通的全身鏡;啟動後,則變成一個充滿互動性的健身螢幕。無論是瑜伽、拳擊還是力量訓練,都提供了多樣化的課程選擇,特別適合那些想要保持家居簡約的人士。其獨特之處在於它的美學設計,適合任何室內空間,不佔用過多面積
電子遊戲
事實上,疫情時曾經搶購一空的Switch本身也可以是有效的家用健身設備,特別是以Ring Fit主題的遊戲,更是對體力要求甚高的一款,除了要跟足動作以外,更需要有力量去拉扯健身環,某程度上也變成了一種肌力訓練的模式。而最重要的是,Switch本身可以換不同的遊戲,亦會有不同的遊戲推出,另訓練變得不再單調,更能寓健身於遊戲,提升了運動的動力。
傳統健身器材在家中的應用
除了智能健身設備,許多人仍會在家中添置傳統的健身器材。以下是幾款常見的傳統健身器材,但是否所有都適合添置呢:
啞鈴
啞鈴是最普遍的力量訓練器材之一,但對於香港這樣的小居住空間來說,固定重量的啞鈴意味著需要更多的重量,這便很有可能會佔用過多空間。因此,重量可調的啞鈴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儘管啞鈴能有效提升力量訓練,但礙於香港的環境,更多時候便會成為了門擋或是其他重量工具,而不是訓練用。更重要的是,因為重,所以不適合放在高處,而放在地上,卻又容易踢到受傷,此所以即使是最傳統的訓練器材,卻不太適合在家添置。
壺鈴
壺鈴是一種功能強大的訓練器材,可以進行爆發力和核心訓練,且動作多樣化,適合小空間使用。其靈活的訓練方式使得壺鈴成為居家力量訓練的理想選擇,尤其是在進行全身訓練時,壺鈴的效用相當顯著。更重要的是,壼鈴相對於啞鈴,本身就方便存放和拿取移動。
拉力帶及健身球
拉力帶和健身球是經濟實惠且佔用空間少的健身器材。拉力帶能提供不同程度的阻力,適合進行力量訓練和復健,即使需要更多的重量,但本身所佔的空間就不用太多;而健身球則能幫助提升核心穩定性,雖然需要一定的空間,但其應用靈活,可以用來做各種訓練動作,甚至用作日常生活的取代椅子,也能提升肌肉穩定性。
香港居住空間的挑戰與運動場所選擇
在香港,居住空間狹小是一個普遍的現實,這使得家居健身面臨一定挑戰。即使是設置輕便的健身設備,也可能會面臨空間不足的問題。對於這樣的環境,我們必須靈活利用家中有限的空間,或尋找其他適合的運動場所。
香港的公共空間和設施豐富,這為我們提供了更多選擇:
- 公園健身區:許多香港的公園設有免費的健身設施,讓居民可以在戶外進行基本的力量和有氧訓練。
- 康文署健身室:香港的體育館有提供價格合理的健身設施,這些地方不僅設備齊全,而且環境寬敞,適合進行多樣化的鍛煉。
- 海濱長廊:香港的海濱長廊提供了理想的跑步或散步場所,還能進行簡單的體重訓練,是一個非常好的戶外健身選擇。
不要讓場地成為你運動的規限
無論是智能健身設備還是傳統健身器材,只要合理規劃和選擇,家居健身在香港並非不可能。智能設備為居家健身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而傳統器材如壺鈴、拉力帶等,也能滿足力量訓練的需求。最重要的是,即使空間有限,我們仍可以利用公共設施和戶外空間保持活力,讓健身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無論你選擇何種方式,記住,運動不分場所,關鍵在於持之以恆的鍛鍊精神。
© 本文由作者【Owen@taekwondowen】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