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人生風暴所需要的韌力

Tiger Lam
2024年9月6日
人生在世,有時總會面對突如其來的風暴,叫人霎時間措手不及。有人從此一蹶不振,背負傷痛渡過餘生;有人卻能轉危為機,從中蛻變成長,開展人生新的篇章。這箇中的關鍵秘訣,在於有否鍛鍊心理韌力。
接受既成事實
由於人生風暴往往是沒有預警,頃刻臨到,當事人當刻都不敢相信眼前所發生的一切是真的。苦難就像作夢一般難以置信,因此即使當事人如夢初醒,理性上知道苦難已經臨到自己身上,情感上也難以接受。然而,在情感上坦然接受苦難已經發生在自己身上,是走出困境的第一步。為什麼?因為如果在情感上不能接受既成事實,就會湧現自責、後悔、憤恨、埋怨等種種的負面情緒,令自己陷入心理的內耗之中。一旦陷入心理內耗,就會大大損耗面對困境的心理能量,難以沉靜下來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和出路。
及時止損
接受既成事實不等於被動地什麼都不作,正如基督教神學家尼布爾的禱文,「我的上帝,請賜我寧靜,去接受我不能改變的一切;賜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一切;並賜我智慧,去分辨兩者的不同」。人生風暴的臨到,是不能改變的,但風暴所帶來的破壞及損失,應該想辦法減至最低,而且這種止損的行動應該愈快愈好,因為過了某個「黃金時間」,就可能連止損的機會都失去。有見及此,儘快坦然接受既成事實,就能及時沉靜下來,及時理順出可行的止損方案。
朋友的及時雨
面對人生風暴的當刻,當事人最需要的是情感上的支持及即時解難方案的建議。情感上的支持並不需要千言萬語,說話太多反容易令受苦者增加心理壓力,簡單的聆聽,簡單的陪伴吃一頓飯已經足夠。另外,一個人的知識和經驗是有限的,受苦者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若能得到第三方朋友及時而可行的建議,不但有助於問題的解決,更能減少受苦者的無助感。
非單一的人生支柱
面對人生苦難,有些朋友會面臨崩潰,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把人生建立在單一的支柱上。為什麼有些朋友失戀、失業、破產會選擇自殺?因為他們的人生就只有愛情,工作或金錢。然而,若果我們的人生是建立在多重支柱上,我們若有廣闊而可靠的朋友圈,不同的興趣,甚或乎多重的職業及收入,我們就不會因為人生其中一條支柱被打斷,就會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完蛋,反而我們還能感恩即使有所失去,但仍然擁有及保留不少珍貴的東西。而且人生擁有多重支柱,就意味著即使面對巨變,仍然擁有較寬闊的出路及可能性。
風暴後重新洗牌
苦難臨到,能讓人重新檢視內心的深層渴望,從而重新排放人生的優先序,甚至作出適當的斷捨離。苦難的本質就是對人生的剝奪,人在面對剝奪的時刻,較能赤裸裸面對內心底層的真正渴望。從前所看重的,到頭來未必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有些次要的東西,從前沒決心捨棄,在苦難臨到就不得不作出斷捨離。當然,筆者不建議在面對人生風暴的當刻,就急於作出重大的決定。一來,人面對巨變難免有情緒,情緒容易令人未考慮周詳就作出非理性的決定;二來,重大的決定往往意味著面對未知的未來,在危機未完全妥善解決之前,先讓自己在較穩定的環境中集中精力解決當前的困難,而非提前把精力花在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困境過後,才有底氣面對人生新的一頁。
© 本文由作者【Tiger Lam】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