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香港:港澳兩地生活比較(上)

子川
2024年8月30日
近年移民成為香港人的熱門話題,而大家心目中的落腳點一般都是英國、澳州、加拿大或美國這些英語海外地區。香港人的移民原因不少是牽涉到政治層面,我固然可以理解他們的選擇。但若然只是希望轉換一下生活環境,而又不想一下子適應巨大的文化差異,鄰近的澳門其實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不必多說,澳門在地理位置上距離香港甚近,要回去見見家人朋友是輕鬆得多,這已經是一個莫大好處。再說,澳門的生活文化亦跟香港十分接近,甚至連語言都一樣,不必太擔心適應問題。不過雖說港澳文化相近,但其實仔細感受的話,是可以發現兩地在一些生活細節上有些許不同。我在澳門居住已有一段時間,想借此機會分享自己親身感受到一些澳門與香港生活上的差異,藉此也可讓多些香港人了解澳門。在這些差異當中,固然有好亦有壞,世上沒有一個地方完美,只管它能否與自己相配便好。
由於全文篇幅過長,故此我將它分成了兩節,本節我會先分享個人覺得澳門比香港優勝之處。需要先聲明的是,以下內容純粹我個人心得,內容偏向主觀。
1. 食物質素
我在香港吃過許多令我立時心中「爆粗」、甚至想當場哭出來的快餐食物;而在澳門,我亦有相同的表現,只是理由卻截然相反。應該越來越多人意識到,近年香港快餐大部分都是佔高比例的「預製菜」,食材不新鮮的程度肉眼都能看出,有時更是難吃得無法入口。我不敢說澳門的食材都新鮮,不過澳門茶餐廳確實有不少都會即叫即製,例如蒸飯、炒菜之類,雖然等候時間較長,但出來的味道和口感是挺不俗。
2. 服務態度
人人皆知香港現在出了名服務態度欠佳,服務員「黑臉」已屬常態,展露笑容可說是件奇事。在不少情況當中,服務員表現得他們更像是消費者,可以對除老闆外的任何人大聲喝罵,而顧客只有付錢兼受氣的份,甚至連抱怨都不敢。在另一面的澳門,這般惡劣的情形是極為少見,反而熱情好客、主動助人的服務員佔不少比數,雖則當中佔大比數都不是澳門人,而是從外地而來的勞工。
3. 社會氣氛
香港宏觀的社會氣氛相信都無需多講,這裡我是想談一談細微的部分。我有感香港人的負面情緒頗大,而且陌生人與人之間基本上不會有交流,大家一般都是板著臉過自己的生活。一直以來我覺得如此也無甚問題,畢竟自己都是香港一分子,習慣了與別人保持距離感。哪知來到澳門生活後,我偶爾就會受到別人的關心和問候,而這些通通都是我不認識的人,有可能是超市的雜務員、巴士與我同坐的乘客、搭同一部升降機的阿叔、一起等巴士的阿婆……我有感在澳門生活,即使自己只是一名「澳漂」,也不會覺得是孤單一人。
4. 生活成本
在亞洲而言,香港的生活成本總是領先於其他城市。在港打工的稅率雖低,薪水卻也不見得有多耐花。澳門同樣是低稅城市,即使賺錢機遇遠不及香港,生活成本卻是比香港低廉不少。香港最貴的支出莫過於住屋,在市區租一間實用面積三百多呎的半新樓單位,目前月租動輒就要17000元左右,而澳門則只需一半還再要低的價格。為什麼我以三百多呎來做比較,因為若不計分租單位的話,澳門大概沒有比三百呎還小的單位,至少我到目前為止仍未見過。至於另一大生活支出膳食,在香港茶餐廳吃個飯目前一般要50多至70多元,而在澳門通常30多至50多元已可解決一餐。
5. 天氣氣候
看到氣候兩隻字,可能大家第一刻就會在想,港澳兩地相距那麼近,氣候能有什麼差別?其實大致上確實無甚差別,香港在下暴雨,很大機會澳門也在下。不過未知是否地理位置或地域大小的原因,我在澳門經常可以感受到強勁的清風,夏天若果太陽下山或被雲掩蓋,在風源充足下體感溫度是會降低,有時更會覺得像秋天到來似的。至於香港,有可能是我居於九龍的原因,夏天在沒陽光的情況下多是仍感到焗促難耐,未知其他地區會否有舒適一些的感覺?
6. 北上神州
自疫情結束後,香港人越來越沉迷北上消費,可是坐東鐵線去一趟深圳,只要不是住北區或大西北的話,隨隨便便也要花八十多塊錢來回一轉,更未算上時間成本。然而澳門這裡,要北上是可以不花一分錢,因為用走的也能到口岸,澳門本身就很小。就算是坐車,巴士一般都是3元一程,如果搭「發財巴」更是免費。喜歡淘寶網購的人,若然碰著需要退貨,而那件產品又不支持本地退的話,在澳門必然比香港更方便,所花的退貨成本亦更低。
看完以上內容,你會否對移居澳門心動呢?在下一節,我將會分享與香港比較下澳門生活的一些限制,不妨看完再恆量也不遲。
© 本文由作者【子川】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