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慢跑:城市中的悠閒健身新趨勢

Owen@taekwondowen
2024年8月27日
如果你最近在健身社群或社交媒體上關注運動或健康的議題,可能會注意到一種新風潮悄悄崛起的運動形式:超慢跑。這種跑步方式,顧名思義,就是比你習慣的慢跑還要慢上幾拍。想像一下你正在穿梭在晨曦中的街道,腳步輕緩,像是在散步卻又比散步稍快一點,呼吸平穩,心情愉悅,這就是超慢跑的魅力所在。
超慢跑不是懶人運動,而是一種更為科學和謹慎的健身方式。這種運動方式的原理在於通過減慢步伐,讓每一步都更有控制,進而減少對關節的壓力。隨著這種跑步方式的興起,許多健身愛好者開始在各大網絡平台上分享他們的超慢跑體驗,甚至還有人稱它為“最放鬆的高效訓練”。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超慢跑的確有其獨到之處。
超慢跑的精髓:快得很慢,這不是懶,而是健康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總有些事情需要慢下來享受,而超慢跑正是這樣一種需要你放慢腳步的健身方式。與其像風一樣疾跑,讓心臟和關節承受巨大壓力,超慢跑更像是一種悠閒的修行。依從每分鐘180拍的節奏跑動,動作很快,但其實速度很慢,而你會驚訝於它帶來的健身效果。
作為帶氧運動的其中一種,超慢跑不僅能讓你的心肺功能穩步提升,在高度專注於節奏當中,還能給你帶來精神上的平靜。基於超慢跑的特性,你並不能大幅地提高膝頭和步幅,反而有效減少膝蓋和腳踝的受傷風險,同時提高耐力。更妙的是,它還有助於管理體重,讓你不知不覺中燃燒多餘的脂肪。
帶氧運動二區訓練法:讓心臟跳動在最佳區域
如果你是個很需要用數據說服自己,喜歡用心率監控器追蹤每次運動的效果,那你可以參考「二區訓練法」的目標。這種方法強調將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至70%之間,這個區域被稱為脂肪燃燒的最佳區域,簡單來說,就是你在這個心率範圍內運動時,身體燃燒脂肪的效率最高。這個區域被稱為“脂肪燃燒的最佳區域”,因為在這個心率範圍內進行運動,身體能夠更高效地利用脂肪作為主要的能量來源,而不是依賴碳水化合物。
當我們進行運動時,心率直接反映了我們的身體在努力供應氧氣以維持能量消耗的程度。在低強度的運動中,身體會傾向於燃燒脂肪來產生能量,而當運動強度提高時,身體則更容易轉向碳水化合物,因為碳水化合物可以更快地轉化為能量供應肌肉使用。在「二區訓練法」中,通過將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至70%之間,我們能夠最大化脂肪的利用,同時延長運動的持續時間而不會過度疲勞。這對於減脂和提升耐力來說,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
如何確定自己的二區心率
要進行帶氧運動的二區訓練,首先需要知道自己的最大心率。最大心率通常可以用簡單的公式來估算:220減去你的年齡。比如說,一個30歲的人的最大心率大約是190次每分鐘。因此,二區心率應該在114至133次每分鐘之間。這個區間的心率可以通過使用心率監控器來精確跟蹤。
一旦確定了自己的二區心率範圍,接下來就是選擇適合的運動形式。跑步、騎自行車、游泳等都是常見的二區訓練運動。關鍵是要保持一個穩定的速度,確保心率一直處於這個區間內,這樣才能夠持續燃燒脂肪。
當心!超慢跑與低衝擊訓練的潛在風險
超慢跑和二區訓練雖然看似「溫柔」,但也不是人人適合的。對於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或剛剛經歷過重大手術的人來說,即使是這樣的低強度運動,也可能帶來不小的負擔。如果你有這類健康問題,在開始任何新訓練之前,最好先與醫生商量。
此外,過於依賴此類訓練,也可能會讓你的身體習慣於這種運動模式,即速度可能較慢,心跳可能較低,如是者便會失去挑戰自我的動力。這樣一來,你的健身效果可能會受到影響。所以,適時加入一些不同的訓練方案,例如把超慢跑的節奏提高,或是挑戰三區,甚至是嘗試新的運動形式,都是保持健身效果的好辦法。
動起來,感受屬於自己身體
無論是超慢跑還是二區訓練,這些運動方式都為我們在必須力竭的訓練以外提供了另一種平衡的健身選擇。這些訓練方式也教會我們,運動不一定要激烈才有效,只要你願意運動,溫柔的方式同樣能帶來驚人的變化。所以,無論你是健身新手還是老手,不妨試著放慢腳步,用心去感受每一寸肌肉的變化,讓運動成為你生活中最愉快的部分。
© 本文由作者【Owen@taekwondowen】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