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護具的雙面刃:保護與依賴,你應該知道的關鍵要點

Owen@taekwondowen
2024年8月26日
拳套其實都是護具的一種,你知道嗎?此所以,如果學習武術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自己,太慣用拳套的話,某程度而言,你的拳頭在實際應用時會顯得相當脆弱。為了減少運動過程中的受傷風險,許多人會選擇使用各種護具來保護自己。然而,護具的使用是否真的必要?它們又會帶來哪些益處與挑戰?
護具真的完全保護了自己?
阿強是一名健身愛好者,經常在健身房中進行重量訓練。由於他曾經在一次深蹲訓練中不慎拉傷了膝蓋,因此他後來開始佩戴膝部護具來保護自己。對於他來說,護膝成了訓練中的必備裝備,無論是深蹲、硬舉還是其他下肢運動,只要運動用到腳,他都會帶上護膝,確保膝蓋在訓練中能夠穩定且不受傷害。
還有熱愛跑步的小美,她幾乎每天都會進行長跑訓練,而在一次長跑比賽中因為不慎扭傷了腳踝,便開始習慣於在跑步時佩戴護踝,以減少再次受傷的風險。雖然起初她對於佩戴護具感到有些不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發現護踝能夠提供穩定的支撐,讓她在跑步時更加安心。
護具的使用在多數情況下都是預防受傷的有效手段。就像阿強的例子,護膝能夠提供額外的支撐和穩定性,這對於進行重量訓練時尤為重要。膝蓋的額外支撐能讓小志在進行深蹲和硬舉時更加自信,無需再擔心舊傷復發。護具幫助他保持信心,並在訓練中發揮最佳表現。而對於小美來說,護踝給了她極大的保護,讓她可以放心地進行跑步訓練。她的信心源自於護具帶來的安全感,而這正是讓她能夠在跑步訓練中不斷突破自我的關鍵。
護具的存在固然有其意義,但當護具變成必須品的時候,也許就不是在保護自己,而是削弱自己。
護具是輔助,你才是主角
護具並非萬能,也並非沒有代價。阿強在一次休賽期的康復訓練中發現,自己的膝蓋似乎變得更加脆弱,甚至在沒有護具的情況下,進行簡單的下肢訓練動作時也會感到不適。這讓他開始思考,是否自己已經過度依賴護具,以至於膝蓋的自然穩定性反而退化了。
小美則發現,自己過於依賴護踝的保護,有時會促使她挑戰更長的跑步距離,因為她心裡有一種錯誤的安全感,認為護踝能夠完全保護她免受傷害。然而,這樣的錯誤安全感讓她在一次超長距離跑步後,腳踝再次受傷,這讓她認識到護具並不能完全消除風險。
當我們在運動的時候,把護具變成必須品,護具為你帶來的提升,也許同時在減弱你本來應該要一併訓練的保護能力。就如拳套保護了拳頭,在練習時令自己的雙手不易受傷,但往往在實際需要用上拳頭的時候,方才驚訝自己原來連手腕如何發力,保護自己的手不會彎曲導致手腕扭傷的能力,原來是從來沒有練習過。更有甚者,發現這些問題的情況,往往是已經受傷了,才會知道自己原來如此。
受傷後的復健與護具的逐步減少使用
不少人在受傷後選擇使用護具,事實上,護具在受傷後的復健過程中的確扮演著重要角色。
例如膝蓋手術後的復健時,大多需要依賴膝部護具來保持穩定,避免術後再次受傷。然而,隨著復健進展,醫生建議也會逐步減少護具的使用,讓膝蓋重新恢復自然的力量和穩定性。
在每天的訓練中都會有意識地減少護具的依賴,使能慢慢脫了護具。隨著護具的減少,其實是令相關的肌肉得到了更好的鍛煉,穩定性也會明顯提高,更重要的是,當你知道自己在沒有護具的情況下能夠有什麼能力時,你便更知道,透過護具可以令你更上一層樓,而不僅是回復基本狀態。
避免讓護具成為必須品
總結來說,護具在運動中的使用無疑具有重要的保護作用,然而過度依賴護具也可能帶來一系列問題。護具既是保護的工具,也可能成為限制。因此,在運動中應該合理使用護具,並隨著康復進展逐步減少對其的依賴,讓身體自然恢復最佳狀態。
使用護具並非壞事,但更重要的是避免因過度依賴護具而帶來的問題。希望你能在運動時保持謹慎,善用護具來保護自己,同時也不要忘記提升自身的體能與穩定性,達到全面的健康與安全。
© 本文由作者【Owen@taekwondowen】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