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報考澳門政府工,看到的只有渺茫

子川

子川

2024年8月22日

這條「人龍」我排了足足一個小時
這條「人龍」我排了足足一個小時

在上一篇文章末端,我輕輕提及過自己最近參與了一次澳門的公務員投考,而這篇文章主要是圍繞這件事。為何我要特意為此寫一篇文章,因為那次經歷確實有點衝擊我的認知。
首先要簡單說一下的是,我在香港生活的時候,是從沒想過去考公務員。從前我自覺青春年少,認為年輕應當自由奔放一些,公務員的穩定性會令我覺得人生相當無趣。另一方面,香港私人工的職位種類繁多,薪金與政府工的起薪點沒太大差距,進私人工亦遠比政府工來得簡便快捷,所以覺得沒有投考公務員的必要。
然而落戶澳門之後,一切遊戲規則都不可再同日而語。疫情後澳門的經濟大幅下滑,私人工的薪金水平亦跟著走下坡,這種現象在香港來說是無法想像。再說了,澳門只是一個很小的城市,高薪的工作機會稀缺,入職的經驗資歷要求苛刻,紅日假期和有薪病假更是被鄰埠比下去。如今在澳門打一份文職工,真會有感自己的待遇與外勞無甚差別。
基於以上種種理由——反正一句到尾,就是澳門的私人就業環境不理想,迫使我也不得不嘗試去了解公務員考試,誰讓在澳門當公務員的待遇跟私人工差十萬八千里呢?

由於澳門公職投考網站的資訊表達不算清晰,所以直至目前為止,其實我都尚未清楚所有職位的投考流程和方法。不過大致上是了解到,這裡想進公職一般是需要先報考一個叫作「綜合能力評估」的筆試,合格過後才再揀選自己想要投考的職位,而那個職位一般還需再考一個「專業或職務能力評估」試。至於我近期報考的那個職位,它是隸屬於衛生局,亦即是類似香港的衛生署和醫管局,衛生局的一些職位可直接報考,不用預先考取任何筆試成績。
對於碰上這樣一個投考機會,我一開始是蠻開心的,恰似看到了一道曙光,要知道澳門投考公務員的機會實在太少。通告上列明的投考要求非常簡單,只需帶同身分證、學歷、工作證明副本,以及開考報名表和履歷表就行,於是我滿心期待的去準備材料。至於投考途徑,通告上只提供一個辦法,就是親身於辦公時間內前往山頂醫院遞交文件。起初我覺得如此安排沒什麼問題,畢竟澳門只是個小城,親身遞交亦不會很不便。
我準備好報考材料後,於第二日的早上九點半前便到達山頂醫院。在詢問處的指引下,我很快就找到負責部門,可是當刻的場面亦瞬間令我驚呆——眼前是一條長長的「人龍」。我按保安指示在隊尾開始排起,期間見到排隊的人當中,很多是年長的人。我報考的職位是培訓生,理應不會有年長人士投考,過後才意識到他們都是替子女代為報名的家人。這裡的辦公時間只有平日,不包含星期六,而平日大多年輕人都要上班,他們只好讓家人代勞,當下有感這個投考安排是苦了長者。
這一次的報考輪候,最後花上我一個鐘。值得一提的是,其實相關部門是給了大家足足五個工作日的報考期,周一至五由早上到下午都可以來報名。我著實完全沒預料到,自己早上九點多到達,也要排一個小時的隊,那到底七天下來合共會有多少人來報考呢?
於上一篇文章我已提及過,澳門是一個非常依賴外勞的城市。外勞的過度泛濫,令澳門人求職障礙重重,逼使他們紛紛湧去投考公務員。我相信他們大部分都不是對所投考的職務心懷使命感,只是看在政府工待遇優厚的份上罷了。

澳門的外勞問題累積已久,要解決似乎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港府剛推行外勞輸入政策才沒多久,在不久將來,香港的就業市場會否也步上澳門後塵?我固然不希望見到這一日,可是身為一介小市民,我除了在網上悄悄用文字抒發所思所想,又還能夠做點什麼呢?

© 本文由作者【子川】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