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Philippa Perry

樂雪LokSuet

樂雪LokSuet

2024年7月24日

Cover image

《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孩子也會慶幸你讀過)Philippa Perry

如書名所說,相信這是很多人希望父母有讀過的書,而就算沒有孩子的朋友,仍是會慶幸自己有讀過,因為我們沒法輕易改變父母,更沒法重新活過童年,但是可以趁機好好檢視自己的童年,思考著自己現在是否受到童年的影響?是正面影響或是負面影響?有沒有不自覺地用上父母思維、說話方式?想不想依舊跟隨著或是有所改變?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與下一代的教養。

一邊閱讀,一邊回想自身,思考著自己過去的思考、行為、說話方式,觀察到是一直在變,由從前情緒易波動、傷春悲秋到現在的平靜,那是持續學習與不斷反省的效果。一直以來,會說從前的性格有點討厭,以為那是天生本性,但當從新檢視原生家庭,就會明白容易緊張、焦慮的特質有一部分是由家中感染來的。當然,那不算很嚴重,因為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樂雪原生家庭是很幸福和諧,家中是充滿活力與愛,那是父母的努力打造出來的,不過對上一輩來說那絕對不是易事,因為再對上一輩的教養在那個久遠年代,還要是比較保守封建的社會,家庭經濟還可能比較緊拙,大家可以想像到很多時候是能夠養大孩子已不錯,很難談得上甚麼正面育兒。

記得父親說過:「祖父是目不識丁的耕田佬、父親是認到數字的街市佬,我是由學徒慢慢學習晉升為管理人,是在期望一代比一代好。」

的確,帶著這份希望下一代活得更好的心,帶著反思,以其最大的努力為這個家付出了不少,亦努力減少上一輩負面育兒的禍害延續下來。回顧起來,那是難能可貴的,因為看到不少創傷是一代一代的傳下去,當然不是說能夠輕易完全擺脫掉陰影,總有一點殘留的痕跡,小時候看不透,到現在當自己得到真正的平靜時,漸漸去觀察與理解,明白每個人都必須坦誠檢視自己的童年與家庭,絕對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連這個擁有快樂童年的樂雪,竟然也有新發現,原來透過學習與思考,近年將容易緊張兮兮的老習慣漸漸送走了,這要歸功於性情平和的另一半,在樂雪言行偏激的時候,總是提點著,讓樂雪得以反思。

亦感謝父母盡力打造了幸福的家,當然沒可能是完美的育兒方式,因為世上根本沒有完美,就算如此書作者這樣的資深心理治療師、育兒專家亦坦承自己犯過錯,有不耐性的時候,亦重現過自己曾經不喜歡父母作出過的言行,但是作者強調不用為這些事情懊惱、沮喪,而是需要接受與坦承自己的錯誤,從中學習改進,處理好個人與孩子的情緒。

作者不斷提著,不用為已過去的育兒方式而煩惱,更重要的是現在,此刻如何反思、改變,甚至作出關係修補,無論子女多少歲,這一切都不會遲,就算是沒有子女的朋友,就算已沒可能跟父母和解,亦應該回顧童年,學習放下從前的陰影,為著自己的人生,好好跟自己和解。

作者一直提著,親子關係不是對與錯、輸與贏的,而是共同合作,親子關係如此,夫妻關係亦如此,記得結婚初期,會為一些問題跟另一半「討論」,心裡總是要證明自己是對的,總是過於執著,反而忽略對方的觀點與感受,有時變成在否定對方的感受,那種無論如何都要說「贏」對方的心態比拍拖時強烈,漸漸地讓另一半沈默了,而少了當初的理性交流。當察覺到時候,樂雪是有種驚訝,自己怎麼會變成這麼霸道?怎會對最親的人更嚴苛、更不客氣?回想著,見過太多人對最親的人總是更不客氣,外人面前的好脾氣回到家就忘得一乾二淨,樂雪明明很不喜歡這種表現,因為那是在外的假面具,但自己竟然不知不覺作出這種行為,察覺、了解與改變,最後終於能夠好好跟另一半道歉,亦提著自己除了是他的家人、妻子,更是他的夥伴、朋友,沒辦法跟朋友說出的惡言惡語,也絕對不能跟他說,所以有時候,有人會說怎麼我們兩夫婦總是很客氣地對待對方,因為那是必須的,「只敢對最親的人發脾氣」、「臭脾氣留給家人、客氣卻留給陌生人」這些表裡不一的行徑,既然一向不喜歡,那就好好學習情緒管理,讓自己成為另一半最可愛的親密夥伴。

說到這裡,想起此書作者Philippa Perry最近新作名為《一本你希望所愛之人讀過的書》,相信亦是關於自我成長、反思、學習換位思考等等,日後有機會看看。市面上確實有不少相關的書,有淺白易懂的、有充滿哲理的、有列出不同個案等,個人覺得,很重要的是閱讀時要跟文字對話,從而反思、消化,將閱讀所認知的化為生活中的實踐。

#一本你希望父母讀過的書

© 本文由作者【樂雪LokSuet】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