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杏仁》- 克服先天障礙必殺技

win.crafter
2024年7月6日
快樂、心情愉悅時會笑;傷心、感動、受到委屈時會哭;緊張、憤怒時會臉紅耳赤;恐懼時會瞳孔放大、面青唇白 …… 這些情緒變化對我們來說平常不過,那是因為腦內的杏仁體發揮作用;然而小說中的主角鮮允載卻沒那麼幸運,因為腦內杏仁體過小,他不懂哭也不會笑,因此而被視為怪物,這個故事正是環繞他,和另一名同樣被視為怪物少年的成長故事。
書名:《杏仁》아몬드 ( 榮獲第十屆「創批青少年文學獎」)
作者:孫元平
出版日期:2018/09/03
故事亮點
小說以允載第一身視角 (我),親述自己從小感受不到喜怒哀樂,愛、恨,憤怒、憂愁、快樂、傷心……對他而言都只是抽象的字眼,醫生說是因為腦裡的杏仁核,也就是扁桃體天生就比較小做成的「述情障礙」。
母親和外婆認為這個症狀會讓允載在同齡孩子面前過份突出,怕他會被欺凌,於是想盡辦法教他如何表現得「正常」一點,在她們的教導下,允載大概知道別人說什麼時,就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回應。
可惜好景不常,某年他們一家三口外出為允載慶祝生日途中,一名男子突然揮刀,外婆和母親為了保護他,前者當場死亡,後者變成植物人,而他面對家人血流不止的可怕場面,依然面不改容,自此之後,所有認識他的人,都視他為冷血的「怪物」。
冰與火的撞擊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允載認識了小時候跟親生父母失散後淪為不良少年的坤,他是一個截然不同的人,如果說允載是冰,坤就是火,他憤世嫉俗,對很多事情都看不過眼,希望自己變得更強大,經常做出讓老師長輩們頭痛萬分的事,因此也被大家認定為怪物。
坤初時知道了允載的經歷後經常借故挑釁,揶揄他是機器人 (機械人) ,惹他生氣,甚至還動手動腳,讓允載吃盡苦頭,後來因為他始終如一,打不還手,對坤絲毫沒有動氣,久而久之反而讓坤放下戒心,開始關心允載,對於他的外婆和母親先後遇害,更是義憤填膺,繼而成為朋友。
怪物「復常」?
接著在學校裡發生了坤被人懷疑偷竊的事件,讓剛剛認回他的生父大感為難,最後雖然被証實是他人所為,但坤失蹤了,大家都找不到他,然而允載沒有放棄,千辛萬苦的從一個看似是江湖大佬的「鐵絲哥」裡找到坤,允載毫無懼色的要求帶坤離開,對方不肯,更用刀傷了他,坤拼命的大喊大叫竭力阻止卻徒勞無功,就在允載血流如注,即將失去知覺的一刻,他感到內心深處突然「茅塞頓開」,他以前從來沒感覺到的種種情緒:傷心、開心、孤單、痛苦、害怕,還是歡喜 …… 就在那一刻一股腦地湧上來。
那麼允載最後能否活下來?他的媽媽有沒有甦醒?坤的人生和跟父親的關係又有沒有什麼改變?
精彩節錄
這本小說讓我印象深刻的一點,是作者戳中人性的弱點,很多人表面上很有同理心,但在面對嚴重事故的時候,卻是愛理不理,就像親眼看到母親和外婆遇害的允載,雖然因為患有「述情障礙」而沒有痛哭流涕,也沒有像坤一樣暴跳如雷,但他卻發出了無數的「拷問」:
「那男人為什麼要那麼做?
為什麼不去砸電視或摔鏡子,而要殺人?
為什麼沒人早一點出手相助?」
「不幸如果發生在遠方,人們會因為距離遙遠、力不能及而不加理睬;而發生在近前的,人們又說太害怕,沒有人願意站出來。大多數人即使感覺到了別人的痛苦也不會行動,口頭上說有同理心,實際上又輕易忘記。」
可見也並非全無感覺,而只是比一般人冷靜。
另一吸引之處是每一個人物的性格,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都描寫得細膩入微,就像坤的生父允權浩,因為兒子在學校惹事生非,經常要替他收拾爛攤子,賠償道歉是家常便飯,但也讓身為教授的他難以適應認回這個親生兒子的「後遺症」,在他向允載傾吐心聲時,這種矛盾的心情更是表露無遺:
教授身體開始顫抖。 「你知道更可怕的是什麼嗎……是我有了如果一開始沒有生下他,那麼一切應該就會比現在更好的想法。哦!我真不敢相信我居然在你面前說這個 …… 」
眼淚沿著教授的脖子流進毛衣裡。後來的話都被哭聲掩蓋過去,聽不太清楚在說什麼。
又比如在教導允載別人說某些話「真正的意思」,和如何大方得體地回應時,作者藉著他的話,側寫出母親的善解人意和機智:
母親舉例說,如果朋友拿出新的文具或玩具說明那是什麼的時候,並不是真的在說明,而是在「炫耀」。
照母親的說法,這時候的模範回答是:「好棒哦。」這話代表的情緒就是「羨慕」。
作者亦十分擅長運用對話來說故事,就如坤第一次主動到允載的書店,問他關於親眼目睹母親和外婆遇害之事,看似平淡的一段對答,卻是幽默非常,允載處變不驚的淡然,與坤抱打不平的熱枕,形成鮮明對比,相映成趣:
我的回答讓坤搖了搖頭。
「我說這些,你心情也不會不好嗎?居然會面無表情?你不會想念嗎?你不想念你外婆和母親嗎?」
「我很想念,非常,非常地想念。」
「那你還睡得著?怎麼還能繼續去上學?你家人就在你眼前流著血死去了啊。」
「就這樣活下來了。雖然不知道其他人會不會比我花更長的時間去適應,但應該都是過一段時間就會繼續吃飯和睡覺的。因為人類就是會活下去的存在。」
「還真會假裝懂很多呢。如果是我,一定每天都很生氣,委屈得睡不著覺。其實我聽到這件事後,已經連續好幾天都睡不著……」
「抱歉,我害你睡不著。」
節錄自《杏仁》
小說寓意
克服一切障礙的必殺技,就是「愛」,這是我看完小說後最大的啟示。
允載天生沒法表情達意,但正是因為這樣,他從來不會帶著主觀情緒評價,更不會帶著有色眼鏡來論斷他人,因而能讓坤卸下防備,主動接近他,並說出真心話;允載亦是唯一認定「坤是善良的孩子。」,甚至在危難時願意捨身相救的朋友;至於坤,雖然總是張牙舞爪,到處樹敵,但允載卻看到他猶如刺蝟一樣的強悍外表之下,有情有義、脆弱敏感的內心,在他們相處的過程中,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情感和思想衝擊,也是最後他瀕死時突然「產生」各種情緒的主要關鍵。
作者形容為「怪物」的兩人,因為友愛而能夠成為互相的救贖;此外,媽媽和外婆對允載不離不棄、義無反顧的親情;允教授對於失而復得的兒子坤既愛又自責的矛盾,同樣令人感動又心疼。
不只是少年,每一個在成長過程中曾經因為自己和別人的「不同」而遭到嫌棄、針對、歧視的人,都能在小說中找到共鳴,並會感到療癒;這部作品也充分反映出各種管教方式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所以我會特別推薦給各位家長閱讀。
什麼是「正常」,什麼是「異常」?但願社會上少一些標籤,多一些關懷;正如作者在後記所說:「希望藉由這部小說,能有更多的人伸出援手,幫助那些受傷的人和尚存希望的孩子。」
圖片來源: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1116992705559
© 本文由作者【win.crafter】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