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消一個「廢」字了得?

海中地職人

海中地職人

2024年6月28日

夏永《滕王閣圖》(來源︰維基百科)
夏永《滕王閣圖》(來源︰維基百科)

謙信育有兩子,一家四口出遊,夫婦二人經常要分別照顧兩名兒子。為了方便叫喚,並令小孩感好玩,謙信號稱分組,妻子和小兒子一組,叫「面厚厚組」,因為他們臉龐寬厚;謙信和大兒子一組,叫「腳板厚厚組」,因為他們腳掌多肉。謙信意念一轉,問七歲的大兒子︰「媽媽和弟弟面厚,也可叫做面闊,你覺得他們叫『面厚厚組』,還是『面闊闊組』好呢?」兒子不多考慮就答︰「『面闊闊組』好點,因為已經有『腳板厚厚組』,組名的用字不同好像較好。」

 

五尺童子也有如此美學觸覺,未必是他聰穎,而是「避開無謂重複為美」幾乎是與生俱來的美感傾向。整齊、成雙,卻不呆板是中國傳統美學觀點的一大特徵,這反映在建築、文學等藝術領域上。對聯就是其中一種表現形式,對聯講究字數均等、上下句用字不重複、平仄詞性相對、上下句意義變化或相足。要求次一等的叫對偶,平仄的要求較寬鬆,其他用字相異、詞性相對、言簡意賅等藝術特徵仍力求圓滿,畢竟真的帶來美感才叫藝術。本週各界「熱烈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柒拾伍週年,旗海飄揚,在引領萬眾邁步直往的殷紅大幡旁,樹立兩組句子,展現的運用文字能力之低,還遜於七歲孩童的直覺。

 

兩組句子分別是「團結一致拼經濟,齊心協力促發展」、「擁抱新階段,把握新機遇」,每組各載於一面直幡上,插於偉大國旗旁邊,即是主事者認為該等語句足以與國家的象徵互相輝映,不令人失笑,也引來尷尬。

 

兩組句子似對非對,其中之「似對」,在於上下句字數相同,詞性也算是相對的,但言之無物。「團結一致」和「齊心協力」、「擁抱」和「把握」、「新階段」和「新機遇」意義幾乎一樣,硬要分成兩句。除非詞藻綺麗,刻意修飾,起鋪敘效果,或兩句互文相足,否則這只是堆砌,一句說話分兩句講,也就是其中一句是廢話。所謂互文相足,是兩句合併閱讀構成一個意義,例如《論語.述而》︰「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小人兩種心境分別描述,但一併閱讀之下,互相映襯,顯示君子不像小人那樣,小人不像君子那樣,令坦蕩蕩、長戚戚的意義更豐富,讀者更易理解。

 

五言句那組簡直要命,「擁抱新階段,把握新機遇」,膽敢上下句重用「新」字,正是本文開首所言小童也懂得避忌的。重複並非絕對不能,只是要具備特殊意義,就上述句子而言,相信難以讀出為何非重複不可。古人已經擁有這意識,毋須言辭雕琢,上下句用字避免重複絕非難事,例如《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古詩十九首》︰「青青河邊草,鬱鬱園中柳。」

 

中國文學作品包含大量對偶句,形成深厚傳統,文人就是精通對偶,能汲取精華上佳,不能者也可稍為閱讀詩詞文賦,加以模倣,仍可寫出不見笑於人的對偶句,以下隨便舉例。

 

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晚霞、鶩、水、天空,本來關係不大,由作者的視點出發,落霞、孤鶩成一組,同在天空,作者刻劃他們一同飛翔;秋水、長天一組,由水平線連接,作者說它們顏色一致。然後兩組景物拼成宏闊之中有細緻,一如山水畫。

 

王維《過香積寺》︰「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古木、無人徑是詩人眼下所見,在林蔭道上聽見遙遙響起的鐘聲,但深山、鐘卻看不見,塑造香積寺窅然的特點,也營造空寂的氣氛。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這是著名的「流水對」,即是下句在時序、句意等方面接續上句,而非並列、轉折、對比等。連詞、地名、動詞,對仗工整,上下句內分別用字重複,地名卻本是如此,緊密而渾然天成。兩句合併帶出詩人心境暢快、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意趣。

 

魯迅《自嘲》︰「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上句描寫魯迅對待外人的指控時剛硬,下句自言甘願扮牛與兒子玩耍,顯出柔情。橫眉對俯首、冷對對甘為、千夫對孺子,詞義上對比強烈,形式上對仗工整。這詩下接「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冬夏與春秋。」指作者在家中懶理世間閒言閒語,令「孺子牛」在全詩中的意義、結構上承轉的作用更為突出。今日寫出「新機遇」、「拼經濟」一類識字的人,不知俯首的對象是誰?魯迅是否足以令他們汗顏?

 

時至現代,慶賀活動不一定書寫對聯、對偶句,標語也可以。標語不過是字數偏少,引人注目,讀起順口的語句,雅俗均可,亦不限用單句或複句。國慶當前,寫得典雅較為得當,也可以在文學作品擷取精華。例如杜牧《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王翰《涼州詞》︰「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它們都不是對偶句,精彩之處有幾樣,其中之一是用字精煉,所謂精煉就是每個字各自盛載豐富的意義,甚至非用那些字不可,與之相對的就是廢話連篇。祖國大壽,對偶寫不了,連像樣的標語也沒有,膽敢獻醜,刊出空廢句子,難道表示我們國家沒有值得歌頌的豐功偉跡嗎?

 

©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