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員工圖說

海中地職人
2024年6月8日
岸見一郎、古賀史健《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出健康的人際關係應該是平行的,而非上下的,即是不應劃分地位高低,甚至即使某人的資質、才幹、表現較好,也不可視之為壓制對方的條件。岸見並不反對追求卓越,他專講人際關係,指稱就連觀念上的上下關係也容易令人處於衝突的位置。其中一種常被無故對置的關係是老闆和員工,甚至不少人界定這兩種人各自有一套牢固的思維。
老闆和員工,缺乏任何一方,都不能完成公事,彼此是同事合作的關係。華人特別喜歡講「食君之祿,擔君之憂」,老闆斥資聘人,似乎較有權力,若非老闆發薪,員工生計也成問題。如果世間大部分問題都能用錢解決,世界早就和平了,君不見很多工作標明待遇優厚,老闆還是大喊乏人問津嗎?老闆營運商業組織,綜觀全局,膽識俱備,各項能力似乎優於員工。然而生意做得越大,老闆越發現自己不懂不能的越多,不少工業家白手興家,中年時營運養活成千上萬人的生意,但知識技能已跟不上時代,就重金禮聘資訊科技專才。老闆的視野好像更宏闊,思慮更周密,因為他們的利益與公司經常一致,一般員工從未站於營運機構以獲取利益的崗位上,於是沒有與老闆同等的觀點,並不為過。同樣地,老闆容易忽略員工的前線工作狀況、客戶所反映的意見,被基層員工和顧客批評為離地。畢竟人是有限之軀,所想所見只能囿於所能觸及的範圍,老闆和員工之能力高低,不在於他們的崗位本身,而是他們有多大程度超脫位份的局限,轉換不同角度思考問題。老闆必然高瞻遠矚或漠視基層,員工必然體察前線疾苦或但求舒適,都是對擔當這兩種崗位的人所作沒有理據的前設,並把兩者的關係置於對立位置。
很多員工抱怨工作,認為職位不切合自己的期望,包括薪酬、福利、工作性質、同事的合作等。老闆常以這等怨言為員工自私懶惰、不諳市道、沒有經營的視野。兩者都喜歡埋怨他人,埋怨的焦點往往是對方不明白自己崗位的難處,只有一孔之見。既然各自稱對方目光不夠遠大,無視事實的全部,只執著於一己觀點,可以把有關問題歸納為雙方的理想和現實有差距,也沒有必要以崗位(很多人說「身份」,我不界定職位為身份)把人區分,預設某崗位的人就必然抱持某種想法,或缺乏某種視野。
人心甘情願留守工作崗位,關鍵因素是滿足感,注意是心甘情願。為求生計,俯首摧眉,仍要咬緊牙關捱下去不算;整天抱怨職位各項缺點,幻想如何另謀高就,座位卻一坐就十年的,也不算。所謂滿足感,不一定是快樂,快樂是愉悅的感覺,工作的性質可不是吃喝玩樂、與知心友天南地北、與愛侶遊山玩水等,甚至往往要付出勞力,又要放棄追尋上述樂事的機會。然後工作一輪,仍要能獲得滿足感?人類是否有被虐傾向?非也,只不過在工作覓得滿足感的人平衡理想與現實,對現世沒有奢想,同時並不屈從現實,瞭解自己以何事為代價,足夠換取甚麼,逐漸可見合理的回報,久之形成工作上的滿足感。
員工希望假期不接電話,薪酬稍為提高,毋須做合約訂明以外的工作,同事互相扶助。老闆希望員工主動積極發掘工作進程的漏洞,自行填補,開工首日業務範圍內的事已學成,並且學習範圍外的事,舉一反三,不會事事求助,一份糧餉,充當三人工作量。老闆指斥員工自命不凡,市場上某一價位就會聘來某類員工,加薪減工不切實際,合約所列工作的最後一項,就是「上司指派的其他工作」,要在人力市場謀一席位,不多付出一點可沒指望。員工同樣指責老闆不切實際,甚麼價換甚麼人,出價吝嗇,對員工就諸多要求,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雙方的期望和現實的差距如此大,自然不滿足。
現實可不會因埋怨千萬次而改變,龐大的社會結構如輪運作,多少員工自鳴犧牲多少,譴責勞工制度剝削大眾,提出理想的工作模態是如何如何,彷彿在蒼穹塑造日月星宿,在累土上構築瓊樓玉宇,明朝又要早起上班。惟獨馬克思可在賞識他的恩格斯資助下,一面受資本主義制度的恩惠,一面著書立說,大力鞭撻資本主義。老闆想像人力市場有心儀的員工供自己揀選,人心肉造,自己不願承受的待遇,也難以叫他人欣然接受,無論如何指斥職員不濟,這一代年輕人難養,掏鈔票的還是受制於經濟現實,今時還未到 AI 生成理想員工的世代。無論何等不滿現狀,只要尚未能改變它,就只能接受它,然後想辦法改變、適應,或與它共存。
現實又不等於正確,暫時無奈接受並不代表決意屈服,頹喪犬儒。員工老想著人浮於事,公司只求賺取利潤,無視其他,同事不外爾虞我詐,謀求私利。老闆盤算職工上班只為薪金,好吃懶做,要推動員工為自己賣力,就只有出動木棒和蘿蔔,嘲笑有人提倡作息平衡,卻不知大有 hkese.net 存在。這些都是把部分現實無限放大,而拒絕改善週遭的想法,甚至放棄改進自己,一首栽進自認為老練現實的漩渦去。試回顧能站在今日位置,當初是否總有多少積極求變?回過頭來否定一切改變的可能,是否老練得變成目空一切,卻不動一根脛毛的糟老頭?
人就是同時活在理想與現實中,或者說︰現實世界就包含人的理想,脫離現實的也不能稱為理想,而是空想。連理想與現實也有調和的可能,老闆和員工本是同儕共事,更沒有對立的必要,亦毋須按此把人劃分。
©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