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活日常》感受真實的存在狀態

木森🍁
2024年5月29日
早前看了一部電影,《新活日常》,德國導演文.溫德斯執導,日本演員役所廣司主演,看後非常喜歡。它用平淡的光影畫面,刻劃最深刻的人類生存狀態。
整部電影像一杯白開水,淡淡的,故事沒有完整角色描述,沒有刻意的劇情轉折,一星期七天,呈現了主角平白簡樸的日常生活,卻繪出一種非虛擬化、最貼近肉身的存在狀態。主角每天從起牀到入睡的每個鏡頭,每刻的光影流轉,都領人進入他那寧謐寂靜的小日子,感受確切活著的真實。 這樣的非商業電影,導演拍得非常詩化,洋溢真實生活的謐靜,懂欣賞的人大概也對生命有強烈深刻的感悟或反思。
要將日常拍得日常得不留痕跡,但又不會過於平淡,很不容易,也非常考驗演員生活化的演技。觀影完畢,我卻真心為主角這個平凡人的生活感到溫暖而幸福。你不會去猜度主角的過去,只會聚焦他鏡頭的當下,他每天所遇到的人和事。主角做著一份洗厠所的工作,簡樸的生活程序,無甚變化的軌跡,對當代人來說是難以想像的乏味,但認真工作、認真生活對我們來說又是最難的事。
我們花在虛擬世界的時間甚至比現實更多,現實肉身存在的我們,其實並不真實「存在」(being present),我們有無數的念頭連接於遠方或網絡,以致工作不上心,約會不專心,連吃飯也只是肉體反射的機械動作。
這種「無根」狀態漸漸變成現代人的日常,每個人都與此時此地(here and now)失聯,並非真正「活著」。
只是老生常談的「活在當下」,但對現代人來說,它的難度已上升至另一維度,它的解讀不只指向未來,更是當下。它不只是勸說人不要過多憂慮將來,要把握現在去作所願之事,更是要回歸Mindfulness所強調「感受當下」的概念,人要將感官重新專注於當下活著的每一刻,人在心也在,重新與此時此地連結。
喚醒對生活的感知,是這套電影帶給我最大的提醒。「Attached to this Moment」,認真工作、專注生活,真正與生活連結,與之感應。這樣的人生,會比每天在網上流連幾小時更長久,更實在。
特別喜歡最後一幕,男主角近兩分鐘駕車的近鏡,沒有對白,也沒有甚麼特別事發生,他紅了眼眶,笑中帶淚,那種未能言喻的對生命的微妙情感極難演繹。但役所廣司流露的情感毫不突兀,配以音樂Feeling Good,你能與之共感(我認為其中有一分對生命崇高的感恩和敬畏),生命隨時可以從此刻重新開始——
“It’s a New Dawn, it’s a New Day, it’s a New Life for me.”
想了想,覺得男主角作為厠所清潔工人的設定雖然是與投資方起初的計劃有關,但大概這些重覆性(又刺激感官?)的勞動工作,更讓人感受工作的重量,與存活的實在。
所以結論是,若要實在感受生活,我可能應該放下手機,去洗一洗家裏的厠所看看。
(要連結生活,拍了電影院附近的生活日常。是明媚的一天,要為生命感恩。)
© 本文由作者【木森🍁】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