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幸倪新歌《告別煤氣燈》:學會脫離「煤氣燈」的控制 從「為你好」的意見中走出自己

帶著紙筆去窮遊
2024年5月19日
「為你好」,這一句話相信在每個人的成長的過程中亦不曾缺席。這種出自長輩的意見就像是「糖衣毒藥」,由人生資歷豐富的長輩出於善意而作出的提點,就像是一個看不見的籠牢,既會左右我們的想法以及控制我們的決定,更可能會打擊我們的自信。李幸倪 (Gin Lee)日前推出今年第二首作品《告別煤氣燈》,提醒我們要學會脫離「煤氣燈」的控制,多多聽從自己的內心想法,從而做到活出自己。
李幸倪今年已推出了兩首派台作品,包括節奏明快的跳舞歌《Diff.》,以及剛於5月17日推出的《告別煤氣燈》。前者由SeaTravel及朱琳作曲、陳詠謙填詞;後者則由楊鎮邦作曲、鍾說填詞。雖然兩首歌曲的風格與創作班底亦不相同,但是同樣帶出鼓勵聽眾切勿過於服從其他人的意見,而是要忠於做自己的信息,例如《Diff.》便直接表明每個人亦是截然不同的個體,所以不需為了迎合其他人而改變自己,而是「我要你記得,不靠高踭和眉筆,所以恕不奉陪,一切奉陪我」。而新歌《告別煤氣燈》則是李幸倪從外國的真人騷、以及去年分別奪得奧斯卡影后及最佳男配角的楊紫瓊及關繼威身上所獲得啟發,而且從歌名則可以猜想到歌曲主題與「煤氣燈效應」有關。
煤氣燈效應
「煤氣燈效應(Gaslighting)」是心理學中一種常見的操控方式,指操縱者透過心理操控形式 ,令受害人開始懷疑自己,包括記憶及感知等,並出現認知失調及情緒不穩等。
「煤氣燈效應」一詞源自1938年作品《煤氣燈下),該作品隨後分別於1940年及1944年在英國及美國被改編為同名電影。故事講述一名男子透過控制家中的煤氣燈使其忽明忽暗等方式,令原本自信的妻子逐漸變得疑神疑鬼,精神亦開始面臨崩潰。
《告別煤氣燈》:「Say you love me,But it kills me」
從小到大,我們身邊的成年人亦不時以人生經驗豐富自居,經常掛著「為你好」、「為你著想」之名提供不同意見及建議,甚至直接插手左右我們的選擇,並拋下一句「只要相信就好」。年齡尚淺並且尚未看透人生百態的我們,還未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的時候,只能相信來自成年人的建議。
不過,當我們的思想逐漸變得成熟,開始有自己的一套想法,以及擁有希望可以實現的願望時,卻仍然會被各種分析與勸喻制止,包括指出那些想法過於幼稚或是過於理想化等,然後再次被帶返他們視之為「正確」的道路,過程中更會打擊我們的自信。即使對於看似出於善意的控制感到不情願或懷疑,但是基於感覺到不能辜負長輩的期望與厚愛之下,亦只能無奈地接受與服從。在接連不斷的遷就與屈服下,亦開始令我們失去了自我,甚至會懷疑自己的能力。長遠下去,旁人的意見逐漸變成一種阻礙成長的束縛,更會扼殺我們的想法與願望。
正如歌曲內的其中一句歌詞所言,「Say you love me,But it kills me」,身邊的人所給予的意見大概總有其可取的地方,有助我們作出更好的決定,但是當控制權被全面剝奪,久而久之反而會帶來反效果,讓自己的內心被動搖甚至被擾亂。因此,要學會堅定自己的內心,同時聆聽及正視自己的真實想法,避免在他人的控制下麻木妥協,讓別人輕易成為控制你的「煤氣燈」,而是堅決守護真正的自己。
© 本文由作者【帶著紙筆去窮遊】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