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thinking about death helps you live a better life? ‘’by Alua Arthur

18
2024年4月25日
偶然在網上觀看一條ted講座的影片,題目關於死亡。不得不說,講者的演講十分精彩。於是,筆者也反覆觀看此影片,思考講者所講的內容。回想過去,筆者也沒有認真思考過與死亡相關的事。或許因為無知,所以從未思考過。看過影片後,筆者決定認真看待死亡,於是這篇文章也就誕生了。
死亡是一件不能常掛在嘴邊的事,因為這樣很不吉利,讓人感到忌諱。死亡是每一個人都會經歷的事。在影片開頭,講者告訴觀眾:「我想要在日落時候死亡。我想要在死的時候,腳上穿上襪子,因為我很冷。我想要在自己的床上死去。」你曾想過自己死亡時的時間、地點、原因和衣著嗎?當然,我們不能預知這一切。但是,我們這一生也在邁向死亡。聯想到未來,理所當然地,我們也會對未來充滿期盼。
「在三十歲前,我要成為出色的廚師!」
「退休後,我要環遊世界!」
誰會對死亡充滿期盼?或許,有些人正在經歷一些苦痛的事,會認為死亡是一種解脫。或許,有些人思想比較負面,常常往壞方面去想,會認為傷害自己也無妨。相信這只是少數人的想法,而我也衷心希望這些人會改變。對於死亡,大多數人也會感到恐懼吧。死後,就不能在人間生存。死後,就不能再見到愛的人。死後,就甚麼也沒有了。筆者是這樣想的。
And when my loved ones notice that I have released my last breath, I want them to clap. I want them to clap because I died well , but I died well only because I lived well.
講者提及,當她死去的那一刻,她希望身邊的人為她鼓掌。原因是她的死是值得的,她的死之所以值得是因為她活得精彩。怎樣為之活得精彩?在死去的一刻,你也希望身邊的人為你而鼓掌嗎?
Acknowledging your death means that you are not the center of the story, and that is disquieting to the very fragile human ego. Acknowledging your mortality also means acknowledging our powerlessness and lack of control we have in life.
講者一針見紅地指出人們不想談及死亡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這令人不安。另外,這令我們感到無力。古代有皇帝追求長生不老,設法想要得到「長生不老藥」。不管權力和財力多強大,也難逃一死。即使做運動能使身體變健康,也不能令人長生不老。我們追求的不是長生不老,而是在有限的生命中,作出有意義的事。講者請觀眾幻想自己正在過847歲的生日,那時候的自己期待能夠結束生命。我們之所以計算自己的年紀,是因為生命是有限的。有一天,我們將沒有更多的時間了。
誰會把死亡納入人生清單上呢?清單上多數是結婚、置業、生子、冒險等。其實,死亡是每個人的未來。未來不一定會結婚,但卻一定會經歷死亡。既然,這是百分之一百會發生的事情,我們又是否該為此花點心思呢?所謂的花點心思,絕對不是指計劃自己的死亡。請各位愛惜自己寶貴的生命!每一位來到這個世界上,背後的故事也絕不容易。母親懷胎十月,經歷生娩的痛,再把你撫養成人。這一切一切,真的是經歷過才會懂得。回到正題,這裡所指的心思,是指在死亡前,該如何分配自己的時間。正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的死亡時間,於是我們更要格外珍惜自己當前所擁有的時間。這已是老生常談。
到底我想要成為怎樣的人?我想要怎樣使用有限的時間呢?死後,我會留下甚麼呢?回顧自己的生命,再回答以上三條問題,能得出一個滿意的答案嗎?假如,生命就在此刻劃上句號,你有遺憾嗎?會否只顧忙忙碌碌的活著,而忽略了自己的真正需要?
© 本文由作者【18】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