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與生活態度

Dai
2024年4月17日
出國前,對於歐洲最大的幻想就是無盡的自然風光。 在熟悉了一個月的德國生活之後,自己也逐漸養成去郊外徒步的習慣。 德國的自然風景並未得到很好的開發,一切都顯得太過自然甚至原始。 這也許是德國人對於自然的另類保護吧,不去開發就沒有破壞。 這種生態觀也能夠很好的反映德國的生活態度和性格特徵。
我是一個人喜靜不喜動的人,或許也是因為國內到處都是吵雜的聲音,到處都充斥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很難找到一個安安靜靜的環境去散步和思考。 來到這裡,發現到處都有閒暇漫步的路人,甚至有一些年輕人在工作日的早上和中午也會全部武裝的跑步鍛煉,這讓我十分詧異,難道他們不上學或上班嗎? 或許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時間早已被安排的井井有條、鬆弛有度,遛狗、陪小孩看起來是平常的事,但是對於他們而言卻是十分必需的。 這些只不過有些挑戰我原本對於秩序生活認知。
不只是地理的距離和膚色、文化的差異,德國和歐洲對一個來自中國的人而言,一切都是截然不同的。 或許我還未真正了解到德國的風土人情,或許我還沉浸在剛開始異國生活的興奮當中,此刻的我對於每天新到的地方、新接觸的人和風景都感到很驚喜。 這裡的夏天要到十點才日落,夏天的溫度不會很高,天氣變化無常,短短數日甚至一天內都會經歷巨大溫差,自己去郊外森林去散步往往會走到沒有去路不見人影,這些 對我來說,都是很奇妙的體驗。
我不知道德國人或歐洲人鬆弛的生活態度是因為他們安於自然和平凡,還是因為這裡並沒有太多的娛樂活動導致他們只能寄情於林間和田野間的散步和鍛煉。 但這也讓我對於生活有所思考,是緊湊和熱鬧更讓人有生機,還是寧靜和自然會給人帶來心理上的滿足感。 地理的不同造就了文化、生活習慣甚至認知上的差異,也因為如此,這個世界才會變得多采多姿。 雖然我的性格習性早已在國內被塑造完成,但是對於新的環境的接觸、對於新的事物的認知,仍然會給我帶來更多生命上的啟示,讓我可以更加真實和全面的了解 這個世界,而我的內心也因為生命的擴展而不斷被填滿。 也許在幾年的德國生活之後,最大的收穫和感觸都是來自於對不同風景的欣賞以及對於一個人寧靜生活的享受。 在電影《東邪西毒》中,有一句台詞,大意是我們總是眺望遠方,想要翻過這座山去另一邊看一看,但最後卻發現都一樣。 也許是吧,也許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只有自然風光的不同,而沒有人的不同。 但對於這些,我們只有在真正經歷後才清楚,這也是我們不斷奔向遠方、不斷探索的意義。
© 本文由作者【Dai】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