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齡抗老化訓練系列》:只有你自己可以爭取的健康

Owen@taekwondowen

Owen@taekwondowen

2024年4月1日

Cover image

說到健康並沒有替代品,看似理所當然,也像是不用說也知道的事,是不是真的呢?當我們稍為用心想深層一點,或許就發現,其實不少人所認為的健康,都是以為垂手可得的必然。

 

健康,得來從來不易

 

身體健康是甚麼呢?身體健康就是沒毛病嗎?

 

不少人的認知,身體健康都和生病相掛勾,亦因如此,健康的問題,很多時候都變成了醫生的問題,就像不太關自己的事一樣。可是,身體健康如果就等於沒毛病,那麼,到底甚麼病才是病呢?更甚至該問的是,怎麼的情況就叫做病呢?

 

用最直覺的日常認知去思考,所謂的健康,就是身體的「正常狀態」,相對之下,所謂的病自然就是身體的「反常狀態」。因此,不少人都會認為,自己沒甚麼事,便是健康,到有病找醫生,醫生便可以讓自己回復健康。

 

事情是否如此簡單呢?

 

首先我們要思考的是,「正常的身體狀態」到底應該符合甚麼條件?在坊間,普遍會用兩種方向的檢定,一是以身體內在的指數,比如血壓,血糖,血脂等等;另一種則以運動表現作準,例如有一些指定動作,在甚麼成績以內完成即為健康等等。

 

前者,很常見的解決方法都是依靠藥物控制,降血壓藥之類的就像不少人的必須品一般。但是否吃了降血壓藥就等於沒有血壓的問題呢?似是又而非。

 

即使是解決了內在的數字問題,有一些更現實的問題,是沒有藥物可以幫助的。

 

那是日常生活。

 

你可能會說,醫院不是會有物理治療和職業治療之類的,幫助人們回復健康狀態的訓練嗎?是的,但你必須細心想清楚,物理治療不是藥物,不是針劑,不是補充品。物理治療,是患者本人必須要身體力行去參與訓練,才可以有完成療程的一天。

 

簡單來說,涉及身體活動的部份,其他外人都是輔助,只有你本人才可以完成復完。

 

儘管物理治療還包括運動訓練以外的治療,比如針炙,衝擊波之類。然而著實要令你本身可以恢復身體活動能力的方法,就只有你自己去活動,其他治療都只能協助加速療程的進度,而不可能純粹以被動的訓練來令人變得活動自如。

 

退化的必然,同時有逆轉的可能

 

我們無法不退化,這是人體的必然性。但是我們可以對抗退化,關鍵在於我們必須依靠自己的付出。

 

老化是必然的過程,只要你個人繼續存活,繼續成長,便會繼續老化。只是老化的速度會隨著年紀漸大,而變得越快,或者可以稱得上是越有感受。

 

所以我們是沒有方法不老化的。不過,我們卻是有方法,在老化的過程當中,作出一定程度的逆轉。

 

老化最直接的影響,是身體的功能變慢。但是,變慢並不等於完全變差,變弱。例如隨著年紀增加,整體的動作速度,包括步行等,都會逐漸變慢,但是,卻沒有影響你完成任務,例如步行到目的地的功能。

 

而令到自己動作速度變慢,老化以外的另一個講法,就是肌肉能力變弱。猶幸,肌肉是可以畢生成長的,只要給予有效的刺激,肌肉便能持續發展。

 

因此,當我們去針對性訓練自己的肌肉力量,其實在日常生活的活動和動作當中,也能夠有效地維持自己的身體水平,相對之下沒有老化得那麼重,更有可能比起年輕的人還要力壯。

 

而隨著整體的肌肉力量成長,人體的新陳代謝亦會可以維持較佳的水平,同時改善了其他與新陳代謝變差有關的問題,比如睡眠質素欠佳,食欲不振等等,都可以因為運動而有所改善。

 

我們雖然沒能阻止老化的出現,但是卻可以逆轉一直以來認為的「老化」所必然出現的其他問題。

© 本文由作者【Owen@taekwondowen】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