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浪漫的法國失約巴黎,然而你卻是我的緊急聯絡人

Owen@taekwondowen

Owen@taekwondowen

2024年3月6日

白朗峯,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白朗峯,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男生是永遠長不大的,所以,男生的浪漫,也可以是相當單純的衝動,僅僅是一句女生看起來的戲言,也可以讓男生勇敢地作出決定。可是,這種反差的存在,注定兩者之間對所謂的愛情價值觀,有著天轅地轍的鴻溝。就像同樣由黃偉文為兩位男歌手寫下的悲壯情歌,同樣以法國為背境,演繹著兩個男生同女生的幻稚式浪漫。

 

由一句「你話過」開始

 

或者出自前度口裏的「你話過」,有一點似怨言多於情話,但是,的而且確的是因為「你話過」才會出現後續的事。不論男女,如果另一半說的原因是「你話過」,很有可能引發一場罵戰,這是因為,一,很有可能本人不記得自己說過;二,本人很想逃避責任。

 

 

你話過 要伴我 讀雨果
你話過 要共我 學探戈
人在法國 先知 險阻太多
努力過 最後也 難如初
你話再 無法帶 幸福給我

 

其中一種想逃避的責任,是衝口而出的承諾,以及沒有細思後果或周詳計劃。而事實上,如果每件事都真的三思而後行,很有可能不少人根本不會結婚,甚至不會談戀愛。

 

雖然在《失約巴黎》當中的背景是法國,不過把鏡頭拉遠一點,這幾年,很多很多人在移民去不同的地方時,也是因為很衝動,甚至是很激動的情緒,便決定一下子走去一個新的地方去展開新生活,當中,即使是筆者身邊,也有不少新婚夫婦就此「私奔」到外地。

 

好景不常,隨著疫情和戰亂,這幾年在世界各地都似乎過得不太順暢。如果著眼於《失約巴黎》當中的法國,又有幾多香港人能操流利法語在巴黎生活呢?

 

當戀情面對現實的難關,很多時候,作為心智都普遍較為「成熟」的女方,或者很早便會向現實看,看著現實的生命困境,或者會帶來更多更多的埋怨,「早知就不…」

 

相反而言,普遍較為「幼稚」的男方,著眼的不是當前的困境,而是最初促成決定的願境。

 

從前夢遊的花都 此刻變了負荷
問那些 盟誓發過 真可保障什麼

 

就在《失約巴黎》的主角,或者面對現實的時候,更多的是思考,最初為甚麼要一起走到巴黎,而不是在巴黎面對的困難有多艱苦;反之,對方的問題,就是很現實的問,愛情是不是可以換來飽腹?理想是理想,但更重要是,現在很難過。

 

沒有你 困境中 與我相依 如何活在巴黎
你離開了 難道還留下 等枯萎
沒有貞德堅毅 莫里哀式執迷
怎守候一世


「沒有你,我甚麼都不是」

 

在《失約巴黎》當中,另一半的離開,除了意味著夢醒,更沉重的是,其實怎會不知道這只是夢一場,但如果有你的支持,便能有我的堅持。

 

可是,被現實打擊下換來的《失約巴黎》,或有可能的是造就另一場悲劇。

 

就讓你成為我最後呼喚的名字

 

同樣出自黃偉文手筆,同樣以法國為背境,《緊急聯絡人》的開首,卻是更為沉重。

 

 

傳來法語 問你 是我的家屬吧    
原來我已 自那 白朗之巔墮下            

 

到底是意外還是計劃,也許並不重要。一個人,決定一個人走到白朗山上,是為了散心還是死心,也不是值得追究的事。如果承接的故事是因為《失約巴黎》,另一半的離開,甚至是沒有出現,那麼,當事人的心情,就歌詞當中直白的表露無遺:

 

沒有你 困境中 與我相依 如何活在巴黎
你離開了 難道還留下 等枯萎
就當花都的夢 落進花都的泥
好好辦喪禮

 

話雖與此,但是當日決定走到法國,法國的美景應該都是其中一個令主角走到法國的原因。既然留在巴黎換來的是無盡的痛苦和現實的艱難,或許還真的想去看看,歐洲最高的山峰,白朗峰的風景,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白朗峰作為歐洲最高的山峰,本來也吸引了不少遊客遊覽,但與此同時,這個夢想的美境,同樣也有其現實的困局,就是作為「最高」的山峰,不少人忽視了登山的風險,導致當地意外頻生,就如《緊急聯絡人》的主角一樣,就在「白朗之巔墮下」。

 

我知不該 但是不改 
像某種流亡的愛 千里之外
聯繫 還是 依在

 

接受現實已經分開,並不是一件簡單和容易的事。《緊急聯絡人》的主角,並不是不知道兩人已經分開,可是「分開簡單 抺去往事極難」,所以《緊急聯絡人》的主角沒有更改他的「緊急聯絡人」,就出現了歌曲的第一段故事。

 

相對於馮允謙的《報復式浪漫》,那是一種比喻。在《緊急聯絡人》裏的「浪漫」更似是某種程度的「報復」。

 

有沒有一絲 半秒 傷悲
要是我今晚 異地 斷氣        
問你可肯即夜 趕搭通宵客機

有沒有一絲 半秒 歡喜
再無人以後 來煩住你 
若覺得 將這責任加諸 很離奇
是我自私 今世最後 騷擾的人兒
只想 是你

 

這種報復,就是對於「前度」的提問:是的,你的離開是現實,而我更想知道的是,當我永遠離開了,你會否過得更好?

 

然而教你負痛 亦算黑色浪漫 


更重要的是,即使不知道你的答案,但如果能夠讓你「成熟」的你有所「成長」,也就是反證了我並不如你想像中的幼稚。最少在我而言。

 

雖然在歌詞當中其實並沒有很直白的描述兩人的爭吵,可是,由《失約巴黎》到《緊急聯絡人》,由主角一方所表達的意思,就是有著一種被認為不成熟,不現實的評價。特別在《緊急聯絡人》當中,整段歌詞的語氣,就似是在開玩笑,玩小把戲在捉弄對方的感覺,就如將「緊急聯絡人」填上自己都很久沒有聯絡的人,很明顯這不是想到自己緊急事有甚麼人可以幫到自己,而只是我想在最後一刻都能知會你。

 

是我自私 今世最後 騷擾的人兒
只想 是你
必須 是你
很想被念記
即使 淡淡 微微

就算在生 亦被嫌棄
都想藉 遺言說 好想你      
可惜 最尾 未夠 運氣 一起

 

因為在主角的角度,你的離開或許已經是無可挽回的事實,但在事實的另一邊,是主角本人真的很希望可以和你在一起,一直走到最尾。有見及此,既然我無法成為你的最後一個,就讓你成為我的最後一人吧。在現實裏,可能你已經不會再回應我的手機,但我還是「想藉遺言說好想你」,那怕只有一點點都好,都想你能記得我。

 

就算死 亦別 再騷擾你
若覺得 這惡作劇真的 很頑皮 
在告別式 給我帶淚 奔喪的情人
只想是你


是的,主角是明顯知道這件事不對,但對於主角最大的盼望,就是希望能夠讓這位《緊急聯絡人》成為他生命中最後一位,能夠為他「奔喪的情人」

 

幼稚還是浪漫?

 

作為局外人,或許都很難分清甚麼叫浪漫。

 

從來的故事,「殉情」都像是把浪漫故事推到極致的表現。但假如你就是《緊急聯絡人》當中的「緊急聯絡人」,收到一通緊急電話是關於你的前度,你又會有甚麼反應呢?

 

但是,當純粹以男生的幼稚代入兩首歌曲的主角當中,所有事都變得理所當然。

 

就是因為「你」,作為情人,不只是一個人,而是生存下去的動力。反之,當失去「你」的時候,那就是失去了生存下去的意義。

 

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為了安撫這個人,一定會說很多很多話題,來拉開主角的注意力,不要著眼於已經失去的人,而應該看看整個森林,好吧,我就直接走到白朗之巔去看清整個歐洲好嗎?你們無話可說了吧?

 

要知道,「喪偶」本來就是極度容易令人陷入抑鬱的原因,在見慣世面,經歷多少親人離世的長者身上,都未必能夠好好接受,更何況是血氣方剛的年青人?如果說,就如「失約巴黎」的故事中,兩個人走到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誘發抑鬱情緒的可能性便會更大,再進一步而言,在他們的世界,都幾乎只有相依為命「我和你」,而「你」的離開,比起「喪偶」可能更難接受。

 

男生的幼稚,是因為男生的思想很簡單。男生的浪漫,就是把他的另一半視為全世界,僅此而矣。如果強要要求男生變得成熟,成熟的浪漫,到底存不存在呢?或許,這是關於浪漫的「第一個迷」

© 本文由作者【Owen@taekwondowen】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