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學會與自己好好共處,《獨樂樂,也快樂》

由我的角度看世界
2024年2月12日
書名:《獨樂樂,也快樂》
作者:Antti Ervasti, Matti Pikkujamsa
譯者:利維健
出版:一列文化
✵ 提要:
《獨樂樂,也快樂》是一本以圖文呈現的療癒書本,由芬蘭插畫家 Matti Pikkujämsä 和心理治療師 Antti Ervasti、Elina Rehmonen 共同組成的「CupOfTherapy」創作而成,透過100幅動物的插畫以及簡短的文字,畫出一幅幅療癒人心的作品,書中分為孩童、少年、成年和樂齡篇,表達人在不同階段都會經歷獨處。這本書將這議題帶到世人面前,鼓勵我們予以正視及反思,減少社會針對孤獨的人所作出的羞辱和歧視。
✵ 讀後感:
不知你有沒有這種感覺,人愈大,面對的歷練多了,反而更喜歡把事情藏於心裡。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說出來矯情,吞下去辣喉嚨,很多事情只能一個人扛。當一個人靜待的時候,又會感到特別孤獨。而這本書剛好觸碰每個孤獨的人心中最柔軟之處,讓你知道你並不孤單。
|單身並不代表命途坎坷
人漸長,身邊的親友都很關心自己的下半生幸福,我們的社會對理想人生有既定標準,到了一定年齡便要達成某年齡階段的應有的目標,因此人們往往為選擇單身的人感到困惑或惋惜。但不是每個人都必須與另一個人組織家庭,享受一個人的生活也是理所當然,不必受外界的無理期望所約束。有人經審慎考慮後,才選擇沒有傳統戀愛關係的人生。其實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人生道路的權利,只要自己喜歡便行。
|享受獨處的時間
獨處是人生每個階段中的必須技能。每個人都需要跟自己獨處的時光,預留一點的專屬時間,讓自己了解獨處的感覺。反思內心世界,才可平衡外界匆忙的步伐。即使自己一人的生活,也可以很充實。有人用三分鐘泡杯面,有人用一整個晚上做三菜一湯,營養均衡,生活中的儀式感隨各人喜好。如果一人獨處不會構成負擔,每天也活得更愉快。
|善待自己,提升積極正面的思考能力
寂寞是種主觀的體驗,每個人的感受各有不同,朋友不可能完全理解。當你獨處時,便會有很多時間來自我批判,自我指責。其實我們的機智靈巧遠超我們想像,把最好的東西留給自己,與其期待「某一天」的到來,還不如把「今天」活好,每天都值得慶祝,請先成為你自己的第一個新朋友,好好善待自己,提升積極正面的思考能力,才能做好每天的瑣事,讓生活更愉快。
推薦給所有孤獨及有興趣的讀者。
書摘:
❀ 每個人都有各自專輯的地圖,路上同行的旅伴也不是有變。有時少不免會感到孤單,有些狀況也讓人難以樂觀面對。但只要懷着好奇心和一點希望,就能渡過艱難時刻。
❀ 每個人都有獨特之處,只要遇上對的人和對的時期,你的過人之處就會展露出來
喜愛推薦:★★★★
易讀:★★★★★
© 本文由作者【由我的角度看世界】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