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消費趨勢下,香港何去何從?

Tiger Lam

Tiger Lam

2023年12月26日

圖片取自網絡
圖片取自網絡

今年聖誕,筆者與朋友到深圳甘坑古鎮一日遊,晚上回家後家人告訴我剛剛新聞佈道指聖誕期間有200萬港人外遊(大約一半是北上)。家人開玩笑打趣我,「你也是這200萬人之一」,我笑說,「我已手下留情,3日假期只北上1日」。

由於是即日來回,筆者與朋友在甘坑古鎮只是走馬看花,雖然只是走馬看花,但已體會到這個旅遊景點幾乎全方位滿足不同人的需求。喜歡景色的人,這裡有傳統特色的古舊建築(筆者認為夜景更美,充滿著燈火氣息);熱愛文化藝術的人,這裡有客家文化的博物館及二十四史書院;希望平價消費的人,這裡餐廳的價錢大約只是香港的一半;打算住宿的人,這裡有現代式的酒店和古式的藝術酒店;而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甘坑古鎮的V谷樂園及小涼帽劇場是把客家文化融合機動遊戲及動畫,既能吸引小朋友,也讓小朋友從小就能浸淫在傳統文化之中。

有一些人認為香港不及內地人多地大物博,難以提供全方位的旅遊配套,加上香港的租金太貴,消費的性價比也難及內地。無可否認,香港是缺少內地的這些優勢,但筆者最近發現,香港最缺乏的是文代底蘊的培養。

筆者喜歡時不時在香港不同的藝術館與博物館看展覽,發現本地人來看展覽的不多,本地青年人就更少,反而會時常碰到內地與外籍的年青人來看展覽。今次去甘坑古鎮,適逢是香港聖誕假期,入夜前的遊客大多是香港人,但也是中年至老年人居多,年輕人較少。但入夜後,當地人放工後,就看見很多年青男女穿戴古裝,打卡拍照,對他們而言,並不會覺得「老土」,因為他們自小就浸淫在傳統文化之中。

然而,對於香港的90後及00後青年,在非物質文化上是沒有根,香港非物質文化的氛圍明顯不夠濃厚,因而難以發展出具有文化特色的景點。但話又說回來,香港是比內地不同城市更有潛質成為中外文化交匯的城市,香港既保留了一定的傳統中華文化,又長期受到歐美日韓的文化影響,加上隋著南亞群體在香港的增多,南亞文化也成為香港的其中一條文化支流,若香港能發展更多具有多元文化特色的景點,說不定能反過來吸引內地人南下消費。

© 本文由作者【Tiger Lam】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