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減不增》:一本教我們整理人生的書

18

18

2023年10月31日

Cover image

 

本書的是由區祥江博士撰寫的,於2013年出版。這本書其實一直存在於家中書架一角,與其他差不多大小的書並排著。最近我才把它拿出來翻閱,幸好我把它拿出來了。這是一本讓人找回生活動力的書;這是一本讓人檢視自己日程表的書;這是一本教人整理人生的書。這亦是一本提醒我們要保護環境,去欣賞大自然的書。

 

人生的兩本存摺

這裡提到的存摺是指時間和財富。就財富來說,現代人或許不止擁有一本存摺吧。噢,不對!該說現代人不止擁有一個儲蓄戶口及網上銀行的應用程式吧。書中指出,我們只顧努力工作,累積財富,卻忘記我們也同時正在使用另一本名為「時間」的存款。這一本存摺與前者不一樣,你不能到銀行辨理定期存款,好讓存摺裡的數字愈來愈多。這一本存摺裡的數字只會愈來愈少,而且你也無法得到一個確實的數字。書中教我們好好生活,千萬不要只顧著累積財富,也要合適地運用時間。

 

人生中的混亂時刻

書中指出,很多人生混亂都是自己製造的,同樣地,也可以及早預防的。工作、子女管教、人際關係、身體上也有機會出現混亂。本來生活上的一切也是好好的,為什麼會突然之間出了問題呢?原來,我們需要找出當中的起始點,從而對症下藥,解決問題。工作量是否合宜?要知道,若一個人把過多的精力投放在某一個範疇上,自然會忽略了其他方面的事情。一個人可以同時擁有多重身份,可以是一名員工、父親、丈夫和兒子。一個人又該怎樣做,才能同時兼顧事業和家庭呢?做人不能太貪心,若你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自然未能花很多時間與家人相處。我曾經體會過半工讀的生活,那時候的我,早上上班,晚上上學,回到家基本上直接倒頭大睡。處於這種忙碌生活的我,未能與朋友維繫關係。幸好,當我完成學業後,能夠重新與那段時間失去聯絡的朋友重新聯繫。幸好,我能夠及時與他們修補關係。

 

視思想為我們的家

Nick Vujicic,相信大家對於這個名字不陌生,他是一名天生便缺乏四肢的人。他四處傳道,還曾經到香港呢。我曾經有幸聽到他的分享,但由於隔了許多年,我也把他的精彩分享忘得一乾二淨了。印象中,他是一個非常有正能量的人。聽過他的分享,便會被他的正能量感染。他有一句名言是這樣的:

 

’’I never met a bitter person who was thankful. Or a thankful person who was bitter.’’

 

日子過得苦的人並不會感恩,感恩的人並不會感到辛苦。只要我們心中想著美好的事,便會感到幸福。就像把自己的家設計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每天回家也會感到被美好的事包圍。

 

這讓我想起幾年前發生的事。有一段日子,我生病了。每天也只能躺在病床上,連如廁也是如此。這讓我失去動力、迷惘。書中提及,對作者來說,生活的動力是享受生活,努力工作以及關心身邊的人。那時候的我,根本不可能享受住院的生活,更不能工作及關心身邊的人。那我豈不是失去活著的力量?回想起來,那時候的我並沒有想太多,一心只是想著自己到底何時才能出院呢。其實,那時候,親友也有到醫院來探我,這是一件值得感恩的事呢。知道有人關心自己,心裡頭就感到暖暖的。這樣子,即使面臨人生困境,也不會感到痛苦。

 

來到這裡,不知道讀者能否感受到本書帶給我們滿滿的智慧呢?這書教我們要為自己爭取時間和空間,好好整理自己的居住環境,同時也該好好打理自己的心靈空間。閒時到大自然走走,幫助我們建立心靈空間。偶爾讓腦袋放空一下,才能重新出發!

© 本文由作者【18】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