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齡抗老化訓練系列》:在當今世代,鍛練身體是一種責任

Owen@taekwondowen

Owen@taekwondowen

2023年8月20日

Cover image

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人類的壽命獲得大幅度的延長,由以往六十歲是罕見的大壽,至現在六十歲才討論是不是應該可以多工作幾年,可見人類對於年齡的認知已經需要調整。但是,當人類面對長壽時,又有沒有想過如何去迎接長壽的生活呢?

 

長壽一定是幸福嗎?

 

以往在傳統華人社會喜歡祝福別人「長命百歲」,但若然今天對長者說「長命百歲」,長者可能會笑說「那是不是我只能多活兩年?」

 

長壽的意義,在於讓人有更多的時間,去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目標。以往工作的日子太多,未必能夠離開自己的崗位好好去實現一下自己的計劃,比如旅遊,運動,又或只是好好寫作,畫畫,甚至僅是在海旁享受海風。

 

然而,即使是簡單的出門,都是一個動作,都是一個「運動」。一個人能否好好地完成這些「動作」,其實就很視乎你的「運動能力」。

 

要知道,以醫療換來的長壽,那並不代表你可以自如地活動。在醫療角度而言,「維生」的意思就是令人不要死亡,僅此而已。但當我們想要實現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計劃,醫療是沒有直接的幫助的。

 

你可以說,藥物可以舒緩不少症狀,比如高血壓,肌肉酸痛,精神不滯等等。但是,藥物的作用,不論是中藥或西藥,就僅是讓你的身體回復到你身體的正常表現,而不是變得更好。

 

你有試過難以下床的感覺嗎?假如你曾經患過稍為重的病,就是連下床喝一口水都覺得力不從心,僅是一口水,都得用上全身的氣力,才能勉強吞嚥下去,我深信,你斷不會想要經常經歷這些日子。然而,老化會面對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你會每天都經歷這些日子。

 

讓肌肉抗老化

 

老化本身並不是一種病,甚至稱不上是一個問題。但是,隨著老化而來的重要關鍵,是生理上的衰退,而這是不可逆轉的一個過程。但是,隨著現代科學的進步,已經發現了令人類有效抵抗老化的方法,那就是運動訓練。

 

雖然,實際上運動訓練並不可以令人長生不老不死,但是,基於老化所帶來的大部份問題,都和「運動表現」有所相關,當我們了解了這一點,便能夠發現,運動訓練的效益可以有助於抗老化,甚至現在經常說的「逆齡」。

 

正如上文所說,日常生活的大部份動作,其實本身就是「運動」,這些動作做得好不好,那就是「運動表現」。運動表現就是建基於三大重要系統,分別是肌肉,骨骼和神經系統。其中,只要有效地針對肌肉系統訓練,骨骼系統和神經系統都會有所得益。

 

比如說,長者其中一個重要風險,是骨質疏鬆所帶來容易骨折的風險,使得長者如果跌到時,日後的生活便會大受影響。但是,當進行肌肉訓練時,隨著身體面對承重的訓練,為了應付這些重量,身體便會傾向保留更多的骨質密度,而使有持續受訓的長者即使真的跌倒也不致發生嚴重骨折,在照護下渡過餘生。

 

不要成為害怕跌倒的老人家

 

逆齡的成功在於心態

 

以肌肉訓練作為抗老化的手段的最大缺點,在於肌肉訓練無法假手於人。任何的藥物與補充品,都無法取代運動帶來的成效,最多只能提高運動的效果。所以,要有效抗老化,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堅持運動有效抗老化,但能否堅持下去,那就是另一個問題。

 

訓練自己本身,就是為了減低對別人的依賴,從而減少對社會的負擔。要知道,隨著高齡化與少子化的社會出現,老化帶來的社會影響,是醫療系統和長照系統的資源爭奪。因為沒有訓練而導致身體出現的問題,會令長者逐步加重對醫療和長期照護的需要。訓練自己不但是為了令自己可以更好地在退休的日子完成自己的夢想以外,更可以減低對社會或是對自己家人的負擔。這是一種責任,而不僅是興趣。

 

因此,不論為了令自己可以過得更好的生活,或是讓自己不要成為別人的重擔,都是人們持續訓練的理由。當你能在年輕時逐步建立運動的習慣,持續地鍛練肌肉,便能大幅抵抗肌肉流失所衍生的各種問題。要知道,越長時間所練習所得的肌肉,便能保留越長的歲月。情況等同於儲蓄你的退休儲備一樣,越早投資,便能減低風險,甚至以較低的投入,獲得更大的回報。

 

所以,你今天開始訓練了嗎?

© 本文由作者【Owen@taekwondowen】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