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我離開之後》

由我的角度看世界
2023年7月26日
作者:蘇西·霍普金斯 (Suzy Hopkins)
繪者:哈莉·貝特曼 (Hallie Bateman)
譯者:王岑卉
出版:北京日報出版
✵ 提要:
這是一本由母女二人合作完成的繪本,關於一個母親給女兒的人生指南,包括平常生活,人際關係,人生決定,戀愛,婚姻,教育孩子等,由母親離世以後的第1 天到2000天,開始的時間較緊密,後來的較疏落。
以及那些她來不及說的愛與牽掛。
溫馨小提示,在開始閱讀時,準備紙巾,因為這是一本會讓你又哭又笑的書本。
✵ 讀後感:
|忍受痛苦與折磨,重新定義幸福
人生漫長,生、老、病、死,都是人生的必經階段,是每個人都要面對和需要學習的課題。當母親,生命中重要的人,一個雖然平常經常嘮叨,但遇到挫折、人生不順境時,想要立刻傾訴;每當在家裡找不到需要的物品,第一個喊到;總會擔心你吃不飽穿不暖的那個人永遠不在身邊的時候,會感到無助、悲傷、孤獨、沮喪。
類似的感覺,我也曾有過。記得上大學時,有一個學期可以到外國當交換生,可以擺脫父母的「監視」,到外國旅行,認識更多新朋友,體驗更多,一切都讓我十分興奮和期待。而且,我想著,我一向是個獨立的人,在那邊也有親戚照應,只是在外國生活半年,應該沒什麼大不了。到了外國,親戚幫忙送我到住宿的地方,一直有親人陪伴,直至他們離開我的宿舍,關上門那刻,面對突然靜下來和陌生的環境,剩下一人的時候,有種莫名孤獨的感覺油然而生,還感到有點緊張和害怕,不知所措。那一刻,才發現原來我不是想像中獨立。當自己一人要面對生活,又沒有家人在旁,那種感覺真的不好受。所幸的是,只要我願意,我還是可以隨時跟家人聯繫,但徹底失去親人的感覺,肯定難受更多倍。
受傷是生活的一部份,我們絕不是唯一會感到悲傷和痛苦的人,而且還有很多承受著比我們更痛苦的人。可以容許自己有悲傷,低潮的時候,但也要學會接受傷痛,有重新站起來的勇氣。
幸福不會持續不間斷的到來,也不會突然發生在你身邊。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同,可能是滿足於現在的生活狀態,可能是感恩自己還活著,有健康的身體,但儘量不要把幸福建築在物質生活上,因為物慾只會不斷增加,這樣幸福更難抓緊。
|仰望天空,以另一種方式守護
其他人,即便是活著的人,留給我們的都只是我們對他們的感覺。所以,只要你記住她,她就會一直在你心裡,以另一種方式守護你,可能是天上的星星、彩虹、大海⋯⋯時間能療癒一切,隨著時間一點一滴流逝,你會慢慢開始適應傷痛,重新投入生活。把日子過得忙碌一些,熱愛生活,追求幸福,不斷前進,盡情體會此刻的感受,活在當下。
由母親撰寫簡短溫暖的文字,女兒繪畫輕鬆有趣的插畫,很快便可讀完的一本書,推薦給所有讀者。
書摘:
❀ 人總是不願談到死亡,但這卻是每個人都會需臨的課題,何不從現在親人還在世時,好好談一談?
❀ 失去親人是很沉重的傷痛,但這同時也是無法避免的事,所以你要學著不逼迫自己,讓別人也幫你,時間會漸漸治癒一切。
❀ 當失去生命中重要的人時,那就找個人來取代他吧。因為總是沉浸在失去的悲傷中,你就看不到幸福,那樣你的人生將會錯過很多美好。
喜愛推薦:★★★★★
易讀:★★★★★
© 本文由作者【由我的角度看世界】創作刊登於Influence In Asia (By 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